人肉搜索隨時找上你(20180114 觀看者)

邱慕天 2018/01/14 19:34 點閱 17621 次

《觀看者》The Spectator

人肉搜索隨時找上你 The Digital Inquisition
有一個朋友有著政治生涯的盤算。他很早就奉行一個原則:絕對不在網上留下任何行蹤或把柄。在朋友過夜生活拍照時,他會悄悄地移出鏡頭畫面;當大家在網聊中打屁時,他一語不發。

直到最近,英國知名記者、《觀看者》專欄作家托比‧揚的大學監管機構任命案告吹後,證實那位朋友的堅持還真有道理。托比‧揚在網上過去多次貶損女性、同性戀者和殘疾人的推特評論,被反對者「人肉備份」找出來公開示眾。包括他17年前寫過的東西,現在字字句句地被拿來在議會裡面辯論,成為對他人品和操守的汙點。

所謂的「人肉搜索」,已經成為今日任何要進入公共領域者都要經過的十八銅人陣。社群網站鼓勵我們真誠,於是我們上傳了各式各樣自己真實的一面。性感、不雅照,或是惹火的玩笑話、酸言酸語。推特更是以用戶的分享次數計算活躍排名。
但它們不只生存在當下──那些存在10年以上你所留下的隻字片語,卻極有可能死而復生、脫離原本脈絡,而被斷章取義在新的時空賦予意義。而只要這世上存在著一些糾纏不休想要搞垮你的敵人,那些留言毀掉你綽綽有餘。

無怪乎,現在千禧世代的小朋友正在瘋狂逃離那讓他們感到太沒有隱私的臉書,而轉向會將短訊自我銷毀的Snapchat跟Telegram。但其實,所謂「刪除」的內容還是有可能被保存下來──若你因此疏於防備,那可就錯了。

對托比‧揚來說,他早已從10多年前那個職業酸民,進化為一名教育改革者。但互聯網還記得他的過去罪狀,哪怕他已向上帝認罪悔過。互聯網的願景不是創造一個更加開放的社會嗎?但曾幾何時,「年少輕狂」竟變成一輩子不能被公眾原諒的汙點。如果愛惜羽毛的人、或想保護家人,想要進入政壇或當公共人物請三思。

現在再搜搜那位老友,除了一個精美光鮮的Instagram、閃耀光芒的LinkedIn、還有他捐款慈善事業的頁面外,什麼汙點都沒有。他大概準備好投身政壇了。

https://www.spectator.co.uk/2018/01/would-you-survive-the-digital-inqui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