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華語電影競爭激烈的一年,黑色、幽默、非典型的創意之作,遠勝暖心之作。本屆金馬獎得獎名單出爐後,已經可以清楚看見華語電影新世代如脫韁野馬,以自信強勁的腳步奔騰而起。
本屆金馬獎評審團主席吳念真說得好:「華語電影的新世代已經毅然向上一代告別,他們的電影形式語言已經擺脫了侯孝賢或楊德昌的影響,大步向前走自己的路了。」
張艾嘉抱蛋證公平性
據知金馬獎在決選評審會議上,很多片子都經過幾輪投票才出線,而7項入圍卻抱鴨蛋的《相愛相親》,也成為金馬獎揭曉後熱議的話題,有人說這足以證明金馬獎的公平性,即使面對主席張艾嘉的電影,評審也毫不手軟。
而瞭解金馬影展評審程序的人都明白金馬的公正性,本非任何人情可以撼動的,張艾嘉在25日金馬惜別酒會上瀟灑面對敗績,只盼自己的暖心之作,能得到觀眾的青睞。
都在批判社會黑暗面
觀察今年的金馬入圍電影,可發現在華語電影有項共通處,就是不論劇情、動畫的長短片、紀錄片,都對現實充滿了批判性與質疑,這與今年金馬頒獎典禮上特別致敬的新藝城時代,似乎完全是2種路數。
新藝城出品的《最佳拍擋》、《英雄本色》、《搭錯車》等片,基本上都是以娛樂性為主,曾在上世紀80年代吸引了廣大觀眾,這股來自香港的電影風,曾透過張艾嘉串連起港台電影的合作,也影響台灣的電影世代。
今年入圍的這批生猛的新世代電影創作者,不論來自大陸、香港、台灣、馬來西亞,他們的電影不管用商業或藝術包裝,都在透過影像訴諸大眾,大聲疾呼注意社會的問題及黑暗面。
一如最佳影片的得主《血觀音》導演楊雅喆在獲得大獎時,語重心長地引用魏德聖的話:「台灣山也BOT,海也BOT,十年後大家都在BOT,但勞工的工時只有更加長。」他還在台上亮出了一條布條:「沒有人是局外人」。
旁白闡述導演觀點
大贏家《血觀音》的楊雅喆和獲得5項大獎《大佛普拉斯》導演黃信堯都曾拍過紀錄片,長期從事社會觀察,他們的電影不約而同都選用了旁白來引入導演觀點,不論用說書或黑色幽默的旁白,犀利地抨擊官商勾結的社會黑暗面。
楊雅喆在每次面對觀眾時一再強調:「我片中的所有情節都是真有其事。」他用三代女人的故事帶出上流社會洗錢、黑吃黑、官商勾結的殘酷現實,讓人一次看懂官商勾結的把戲原來這樣玩。
動畫片不宜兒童
一般人認為動畫是為兒童拍的,而今年入圍的動畫長片,即使唯一保有童趣的台灣動畫長片《小貓巴克里》,也用隱喻的方式嘲諷政府的愚民政策。運用電玩節奏的大陸動畫長片《大護法》有強烈的社會批判性,血腥暴力甚至到兒童不宜的地步。
得到最佳動畫長片的《大世界》是部頗具影像風格的黑色幽默動畫,原名《好極了》曾入圍柏林影展,是描述一位司機小張為整容失敗的未婚妻籌錢再整型,偷了老闆的百萬現金,因而引起黑白兩道的覬覦,一天之間發生了數條人命,複雜殘酷的劇情結構也不宜兒童觀賞。
暖心作不獲青睞
而動畫短片獎的得主《暗房夜空》是用寫意的風格,拍出香港同性戀面對社會壓抑的意象。精緻製作的《啟示錄-霧霾之城》,或是運用多種媒材的暖心之作《關於他的故事》,都沒有獲得評審青睞。用簡單動畫呈現清楚理念的《暗房夜空》反而勝出。
這也就不奇怪張艾嘉讓人深受感動的《相愛相親》夾在其中,雖然入圍7項,最終會熱灶落馬。甚至很多單項獎在決選階段,《相愛相親》皆以一票之差屈居第二。
在女主角獎項,《相愛相親》中平實演出的張艾嘉與《血觀音》中周旋黑白兩道的惠英紅、《川流之島》的單親媽媽尹韾奮戰3回合,最後由張艾嘉和惠英紅對決。劇情長片決選時,《相愛相親》與《血觀音》、《大佛普拉斯》激戰,最後與《血觀音》對決,最終都以9比8,一票飲恨。
涂們大敗金城武
男主角獎項中,得到最佳劇本的《老獸》,硬底子演員涂們成功地詮釋一個因為外遇在家庭中已失去威信的父親,為搏取朋友的認同,不惜偷了老婆住院手術的救命錢去充面子,而引起子女的反感與抗爭,這個不討喜的角色,生活化的演技卻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面對金城武在《擺渡人》中突破偶像格局的另類演出,在兩個非典型演出中,涂們更有說服力而勝出。女配角則是《血觀音》中14歲的文淇和《相愛相親》79歲的吳英姝對決,最終是戲份較重且引人入勝的文淇獲勝。
多變角色顯演技
在演技獎項中最無爭議的就是陳竹昇獲得男配角獎,可謂眾望所歸,出身劇場的陳竹昇,在多部入圍影片都可看到他傑出的演出,《大佛普拉斯》中刻畫的拾荒小人物,透過他的窺視得以洞悉官場的黑暗面;《嘉年華》中坐視女童遭性侵,知情不報、世故的民宿老闆;巔峰之作《阿莉芙》中變性的老闆娘,那種面對情人的柔媚眼神,讓人很難不被融化。
紀錄片得主《囚》是歷來金馬獎入圍片中片長最長的,片長達287分鐘,紀錄大陸東北一家精神病院的患者,而在觀賞近5小時的影片,滿足了觀眾的窺視,讓觀眾不會夢周公,是不少評審支持的理由。
但引人爭議的是片中紀錄精神病人的訪談,是否涉及人權及隱私問題,而把精神病院比擬為無期徒刑的監獄,是否完全否定了精神病院醫療的價值?都是令人省思的議題。
不論這次在獎項上誰勝誰敗,競爭激烈是件好事,國片今年大有斬獲,比起去年的慘況,也可見台灣影人們的努力,但這生猛新世代的大步向前,觀眾是否跟得上腳步,金馬獎加持對票房的影響力如何?就有待後續觀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