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食農教育 從學校營養午餐做起

楊蕓 2017/11/22 07:25 點閱 7321 次
湯琳翔表示,學校每天的營養午餐就是推動食農教育最好的教材。(photo by pixabay)
湯琳翔表示,學校每天的營養午餐就是推動食農教育最好的教材。(photo by pixabay)

【台灣醒報記者楊蕓台北報導】「食農教育與生活息息相關,學校營養午餐就是最好的教材。」民進黨立委蔡培慧21日舉行「推動食農教育,促進城鄉共好」公聽會,盼透過設立專法突破食農教育的困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研究員湯琳翔受訪時建議,學校可用營養午餐當教材,讓學生吃的同時,也認識食物的來源與營養價值,甚至到校外參訪小農,「以親自體驗增加對土地的情感。」

營養午餐最好教材

「有鑑於近年食安事件層出不窮,消費者對國內食品沒有信心。」台灣農業推廣學會秘書長陳玉華表示,這是因為人與土地的關係不夠密切,加上人們對食物來源的不了解,導致吃不安心;另外,「飲食西方化則是東亞國家共同面對問題」,因對外國食品依賴過高,食農教育的推動更顯困境,因此,有別於過去以「農民」為推廣本土農業的對象,現在應要從消費者、教育端推廣,最終則是落實「從土地到餐桌」,全民參與。

雖然《食農教育法》尚未上路,已有不少學校自主性推動食農教育,「每天的營養午餐就是最好的教材。」湯琳翔受訪時舉例,「例如今天吃雞肉料理,就把與雞肉相關的資訊先告訴孩子,包括吃的雞從哪來?是哪個部位?」也可參考日本的做法,告訴學生食材是由哪些小農提供的,甚至請小農親自到教室分享種植經驗。

食農應全民參與

食農教育也強調「全民參與」,湯琳翔說,食農教育其實與生活息息相關,對消費者而言,有了對食品的基礎知識,選擇食材時更有辨識營養價值的能力。「吃飯不應只是為填飽肚子,也需要情感連結和土地認同」,他舉自己的例子說,「我曾以為米粉的口感是Q彈有嚼勁的,直到最近去新竹吃米粉才知道,原來真正純用米製作的米粉,口感竟是『一咬就斷』。」一查之下,才知道外面販賣的米粉,常為了降低成本而添加澱粉。

湯琳翔補充,除了在營養午餐上多下功夫,小學還可利用「綜合活動課」到校外參訪小農,「畢竟食農教育強調親手做、親自體驗,如此才能累積農事技能,對土地產生情感。」他強調,推動食農教育的方式可有許多變化,「立專法後,政府也應建立資源整合的平台,讓教師共享套裝教案,食農教育推動才能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