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鄭羿菲台北報導】「修『一例一休』只是頭痛醫頭,沒辦法根本解決『製造業』思維的勞基法問題。」前行政院長張善政在粉絲替他發起的粉絲團直播時表示,相信這部勞基法對絕大部分的矽谷企業都不適用,勞基法需要「長時間」地研擬,去掉製造業思維。他也認為,賴揆想修法是有必要的。在訪談的同時,張善政一併提及兩岸、非核、AI產業與未來的規劃等話題。
卸任依然關心政策
儘管張善政已經卸任閣揆近1年半,但高人氣始終未減,他在與粉絲團的對話中談到兩岸問題說,台灣雖不認同中共,但大陸就在旁邊,且勢力越來越龐大,若不「想辦法」打交道,是漠視現實的做法。有關未來投入選舉的提問,他幾度笑著說,「截至目前為止,我真的沒打算要投入2018縣市首長,或2020總統大選。」但張善政也說,「現在離2020還早,沒仔細想過。」似乎也留下一點伏筆。
他提到對非核家園的看法說:「我很擔心民進黨2025非核家園跳票,馬政府時期有預估至少要到2030~2035年才能實現非核家園。」張善政直言,藍綠兩黨都有非核家園的期程與規劃,而民進黨大幅壓縮能源轉型的時間,政府應該公布非核的過程中,大興火力發電對中南部民眾健康上的影響,如PM2.5可能造成肺腺癌、心血管疾病等,他相信全民不會為了「快速」非核,而讓中南部民眾承擔健康風險。
與AI教學相長
針對科技專業的「AI人工智慧」問題,張善政認為,AI真正的價值在應用,他擔心台灣談AI時又會落入「製造業思維」,全世界發展AI應用都在搶時間,台灣在產業轉型時,也須思考AI在農業、醫療及商業等應用的價值。
張善政接受「張善政之友」直播訪問部分內容問答如下:
粉絲團志工(以下簡稱問):去年張院長和粉絲專頁的結識過程中,是因為粉絲團曾在總統馬英九的臉書留言,引發媒體「真假張善政」的話題,請問院長當時作何反應?
張善政(以下簡稱張)笑說:我在2016年卸任後,10月傳出到馬英九臉書上按讚引起民眾熱議,馬還特地打電話給我致謝,但其實我沒有按讚,了解後才發現是有粉絲團用我的名字,才曉得原來有幾個不認識,但超熱情的高中生們,幫我成立了一個「張善政」粉絲頁,現在為了分辨則以「張善政之友」為名,沒想到這1年多來粉絲頁竟越來越熱,為了回應熱情的年輕人,就答應直播對談。
問:院長退休後到許多機構、大學與基金會任職,提供專長意見,也參與許多培育青年的活動,請問院長如何看台灣年輕學子?
張:能獲得民眾喜愛也是我始料未及的,原本以為卸任院長2個月後,可能就會被民眾『淡忘』,沒想到1年半的時間以來,接獲演講的邀約不斷,對外演講了上百場,這是希望對年輕人有點貢獻,把這幾年的科技專業、行政歷練等經驗整理出來分享給學生們。
沒有參選動機
問:很多民眾都關心院長下一站的人生規劃,尤其看到在民調中院長大幅領先其他表態想參選的人,甚至有網友提議邀請院長參選2020總統,請問您對2018、2020年的選舉有什麼打算?
張:很多民眾對當地政府不滿意,就會透過臉書鼓勵我去參選,包括花蓮、台北、台中、台南等,但可能要讓大家失望了,我壓根就沒想過要選市長,也從來沒仔細想過選總統。但很多人都不相信,還是要重申我不想選,真的沒有興趣與意願,這是「動機問題」。
很多民眾提到「選總統要加入國民黨」,我認為即便參與政黨,以1~2個月的黨齡,在黨內發言的空間也不大,更何況我對加入任何政黨沒有興趣。民眾可能也會提到可以比照台北市長柯文哲,以無黨籍參選北市長的方式參選總統,但其實忽略掉很多客觀因素。
柯P在2014年選市長時跟民進黨非常友善,且地方機關與中央機關掌管的業務比較不同,中央要推動許多法案及政策計畫,若沒有政黨支持很難有所作為,這是客觀限制的因素。雖然在擔任院長時,曾想過如果我是總統,這項政策要如何推動,但這是「就事論事」,而不是想當總統,現在距離2020還早,到目前為止都沒仔細想過。
兩岸不能漠視現實
問:院長如何看國民黨主張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如何看蔡政府上台以來兩岸關係零和?對於中國大陸未來的經濟發展又有什麼看法?
張:九二共識是兩岸共同接受的4個字,而很遺憾大陸並不接受一中各表,這點台灣非常在乎,對台灣大部分民眾來講,若沒有一中各表,九二共識就是一個拘束框架,「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這8個字應該綁在一起講。在政治意識形態上是否認同大陸是一回事,但台灣不能漠視現實不與大陸打交道,特別是大陸就在旁邊,且影響力越來越龐大,在國際現況下,還是要面對現實,好好地想如何與大陸打交道。
大陸目前有足夠的市場基礎,且政府基本上有某些保護措施讓大陸本土產業能發展起來,在可預見未來若干年,大陸經濟應會滿順利的。開放貿易發展的國家中,通常不會出現新興科技產業,但大陸在網路搜尋產業上有「百度」、電子商務則有「阿里巴巴」,這些都是政府的保護措施讓產業站穩腳步,待建立自有技術後,就有力量跟國際型的企業競爭。
問:台灣在國際上的地位比較尷尬,民間要如何跟政府合作提升國際上的競爭力?
張:政府因為政治、外交上的因素,即便現在站在第一線想幫忙也幫不上,也比不過大陸政府,但必須站在第二線協助企業走出國際,如產業到國外爭取案子,在國內的融資方面,政府可盡量幫忙取得較好的融資條件。拓展國際競爭力應採取民間企業站第一線,政府站在第二線的方式比較有效。
前行政院長張善政(右)表示,修「一例一休」只是頭痛醫頭,沒辦法根本解決「製造業」思維的勞基法問題。(photo by 鄭羿菲/台灣醒報)
擺脫製造業思維
問:近日一例一休的議題吵得沸沸揚揚,目前現行制度是民眾普遍可接受的嗎?若民眾無法接受建議怎麼改善?
張:一例一休在當初立法過程太過匆忙,導致成為企業、政府與民眾三輸的局面,如今賴揆上任後想修法是好的起點,但即便如此依然無法治本,我認為整個勞基法必須重頭翻修,因為勞基法是以製造業思維制定出來的,如果拿勞基法套用在矽谷產業身上,我相信矽谷產業沒有任何一家能符合規定,我們要開放眼界地討論,這是政府與民眾要共同面對的事。
舉個例子來說,我曾在Google工作1年多,上班從來沒打卡簽到、簽退,若勞檢說Google違反勞基法,這要情何以堪?一例一休是在製造業框架下延伸出來不切時宜的法規,正本清源應該是花很長的時間,把勞基法中的製造業思維盡量改善,如可能分流有製造業適用的專法,有智慧經濟產業適用的專法,再做個新版的一例一休,對台灣社會才會更好。
問:民眾也關心人工智慧的事情,AI開始做人類所想像不到的事,包「AlphaGo」贏過棋王等,對於AI產業發展院長有什麼想法?
張:台灣在討論AI時,也需要跳脫製造業、硬體思維。AI真正的價值在於應用,醫療、商業、農業等產業都有價值,如乳癌由AI判斷時,從醫師判斷的7成機率躍昇到9成等。時間就是金錢,世界各國都在「搶時間」發展AI,台灣在思考傳統產業轉型契機時,也應將AI能提供的價值納入思考,才能發揮對台灣的最大價值。
非核跳票機率大
問:非核家園是國際趨勢,而蔡政府宣稱要在2025前達成非核家園的目標,院長有什麼想法?馬政府時期有推算過非核時程嗎?
張:我覺得無論是國、民兩黨,非核家園的目標都是一樣的,但是蔡政府上任後,把非核家園的時間壓的非常緊,2025年就要非核,老實說跳票的機率滿高的,我有點擔心。蔡政府應該拿出能源轉型的客觀數據供全民檢視,讓社會各界討論能接受的時程,當然民眾都希望非核的過程越快越好,但也不希望因此傷害到部分民眾的健康,馬政府有推估過台灣大約要到2030~2035年才有可能成為非核家園。
若急著將核電機組關掉,就得加強火力發電,進而影響到中南部地區民眾的健康,影響健康的數據是蔡政府一直沒呈現給民眾了解的,相信民眾不願意看到因加快非核腳步,而讓無辜的中南部民眾冒健康上的風險,畢竟肺腺癌或心血管疾病都與PM2.5有關,應該不分藍綠攤出所有數據一起面對,非核不能操之過急,否則將傷害民眾健康。
前行政院長張善政(右)儘管卸任接近1年半,但廣受民眾喜愛的高人氣始終未減。(photo by 鄭羿菲/台灣醒報)
同理心獲民心
問:院長任內遇到幾次重大天災,如台南大地震,都獲得許多民眾肯定,院長您覺得是什麼樣的特質才獲得民眾這麼喜愛您?
張:其實就是4個字「將心比心」,擔任院長期間,我遇到霸王寒流、南台灣大地震、漁船在石門外海擱淺,搶救的直升機機員反而落海殉職等事件,我在探望時都看到家屬們痛不欲生、非常難過,因此我會「將心比心」去同理受難者的心情,想盡辦法幫忙,或許因此才獲得民眾的認同。
問:院長曾替國民黨政府服務過,服務期間對民進黨看法如何?
張:我在政府服務4年多來,覺得非常遺憾、心有未殆的是「藍綠惡鬥」得太厲害,藍營執政時,看到民進黨在野不問是非抵制許多政策,但現在執政了,很多當年反對的事情卻拿起來做,國民黨在野後,立法院綠營佔多數,藍綠惡鬥的程度比幾年前少一些。
反而是民進黨還在擔心2020、2024年無法執政,至今還在鞏固勢力,我覺得執政後就不應該分藍綠,不管藍綠都是自己的國民,應該把所有藍綠的民眾都拉在一起,共同把國家政府弄好,而不是還在分藍綠,這是讓人很傷心的事。
問:2016總統大選後台灣政治版圖綠大於藍,國民黨自選舉後雖有幾場國會阻擋抗議的新聞,但幾乎看不見有建樹的政策建議,請問院長對未來國民黨要走的路有什麼建議?
張:我不是國民黨員,很難替他們說話,從黨外的角度來看,國民黨當務之急是「盡快爭取年輕人認同」,其實這問題在2014年九合一選舉大敗時,就已出現,當時我從科技部長升任行政院副院長,時任院長的毛治國交給我的任務就是透過網路多跟年輕人溝通,至今3年過去了,國民黨在透過網路管道的溝通爭取年輕人認同的工作,應該再加強,
而國民黨如何在國會內做個稱職的在野黨?我覺得國民黨在政策上更深的看法與策略,也必須透過立委於國會清楚表達,而非跟著民進黨的議題一個個地單獨課題式的反應與攻擊,看起來沒有整體的策略性。
前行政院長張善政(中)認為,國民黨當務之急是「盡快爭取年輕人認同」。(photo by 鄭羿菲/台灣醒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