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鄭羿菲台北報導】針對行政院長賴清德兩度提及遷都議題,中研院地球科學所研究員汪中和受訪時表示,「全球暖化恐加劇,政府僅餘10年可規劃遷都。」但對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多年來主張,遷都中台灣,可順勢帶動南台灣的經濟。汪中和認為,台中面臨空污、地震風險及都會區發展飽和等三大問題,以「一院一縣市」的方式,在桃竹苗三地分散五院,將更能減少人口壓力。
政治力呼籲遷都
賴清德10月份赴立法院報告被國民黨立委顏寬恒、民進黨立委張廖萬堅問及將行政院、立法院遷到中部的「遷都大台中」議題,賴清德主張,人口集中、房價上漲、盆地效應、地震等問題,都是台北首都要面對的挑戰,若要遷都可規劃台北繼續成為經濟中心,而行政中心可在中部地區,南部地區則成為政治中心。但遷都計畫需要完整的配套,需要一段時間來「謀定而後動」,如南投中興新村再活化等。
其實民進黨呼喊「遷都」並非一朝一夕,在2016年總統大選全面獲勝後,高雄市長陳菊就呼籲新政府成立總統南部辦公室,並將部會及國營企業總部南遷;台中市長林佳龍也喊話,可先將立法院牽至台中;時任台南市長的賴清德也建議「總統府遷台南」。總統蔡英文今年則讓停辦5~6年的「國慶晚會」在台中舉辦,隱約透露著「遷都」台中的訊息,令人好奇遷都的必要性。
暖化加劇得規劃
「從環境的角度來看,暖化將使得台北盆地的淹水問題會越來越嚴重,將來台北可能一半以上都會被海水淹沒,且熱島效應最嚴重的地方就是台北盆地。」汪中和受訪時表示,台北地區的人口過於稠密,人口規劃疏散更是刻不容緩的議題,最好的辦法就是政府率先遷都,只要政府一離開,台北盆地的人口就能疏散1/3。
「隨著暖化速度趨快,政府大約只有10年能規劃與推行遷都議題。」汪中和指出,2017年高溫帶來的氣候壓力超越了過去,包括北冰洋融冰速度過快,如今北冰洋夏季的浮冰面積僅剩30年前的1/4,預計10年內,夏天的北冰洋將不再有冰,海平面上升幅度會更大。
台中適合遷都?
那麼遷都哪裡最適合?李鴻源多年來主張贊成遷都中台灣,他9月在親民黨「民主開新營」中指出,「台北市剩下500萬人口就好,而300萬人口可順著行政院、立法院遷都移到中台灣,」順勢把南台灣的經濟也帶起來,這才叫做「前瞻」。他指出,高鐵烏日站旁的土地,以成功嶺當腹地,位置適中,還有大甲溪水力可用,從專業角度而言,遷都台中值得考慮。
「台中過去是很好的環境,但現在台中也面臨著三大問題。」汪中和指出,台中燃煤火力發電廠造成的「空污」問題加劇,讓生活環境承受許多壓力,主因在台中也是「盆地」地形,污染源不容易擴散;而在「地震」風險上,台中有車籠埔斷層、彰化斷層,讓風險變高;且都會區發展也接近飽和。但台中也有優點,如水源供應不錯,氣溫也不如台北熱,暴雨也相對輕微,受災紀錄較少。
汪中和認為,「整個高鐵從台北到台中沿線之間,會是比較好的五院『分散』的地點,包括桃園、新竹、苗栗等,不妨以『一院一縣市』的方式帶狀擴散,而非僅限於一縣市,將資源都集中在一處。」以中小型城市做為配套規劃,在交通連絡上,每站之間的高鐵運輸時間只要15分鐘,對人口增長的壓力也會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