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楊蕓台北報導】針對台大校園潑酸事件疑似因情感糾紛釀成悲劇,因當事人為同性伴侶關係,引發有網友對同性戀謾罵,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副秘書長彭治鏐受訪時強調,「社會對同志的汙名,讓同志在處理情感關係時缺乏支持,因此多元的性別教育應從小教起。」政治大學心理系退休助理教授錢玉芬則表示,「情緒越大,對人影響也越大」,情感糾紛不應用性向標籤。
性向歸因太表面
潑酸事件後,因當事人疑似為同性伴侶關係,引發有部分網友針對同性戀指責、謾罵,顯示社會對同性戀仍有污名。然而是否因同性戀者缺乏社會支持,進而導致他們在處理情感時更為脆弱?
「社會對同志的漠視或汙名,的確讓同志在處理情感關係時缺乏支持。」彭治鏐說,「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當同性伴侶吵架時,他們很難找到抒發管道,因為同志必須先面對出櫃的難題;異性戀則相對容易找到支持,可以自在地對朋友訴說。」
回到情感教育,彭治鏐認為應要「從小教起」。「像美歐等先進國家,都是從幼稚園開始就在教多元性別,不需擔心孩子不懂什麼是愛?什麼是性?只要簡單、直接的告訴他們,例如「世界上每個人喜歡的對象不同,有些喜歡異性,有些喜歡同性,只是多數的人都喜歡異性...」其實性別教育都能很自然的放在幼兒教材中。
另外,彭治鏐表示,台灣的情感教育不能只單單談異性戀,也要談到同性伴侶,否則在教學過程中,同性戀還是無法平等學習到他該知道的東西。他強調,所謂「多元性別」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教導那些「長大後意識到自己是同性戀」的孩子,情感教育的重點,應是要讓多數的異性戀孩子意識到「生命中會遇到不同喜好的人」。
受挫者少獲支持
「不管是同性還是異性伴侶,都和能否妥善處理情緒沒有太大關聯。」社會民主黨全國委員苗博雅受訪時表示,雖然同性戀獲得社會支持稀少,但在媒體上曝光的情感暴力事件,絕大多數都是異性戀,她認為,「用性向去歸因情緒管理太過表層,反而讓人難以找到真正問題所在。」
「這又回到整體教育結構的問題。」苗博雅進一步說明,真正要解決的問題在於「受挫的人難以獲得支持」,導致他們的負面情緒只能往內壓抑,或是向外訴諸暴力解決,「若我們的教育仍充滿威權,如何讓學生學習尊重、理解他人?」苗博雅表示,像過去盛行打罵教育,就會讓孩子學習到暴力可以解決問題,在這樣的環境下,就算是編了一本情緒教育教科書,還是無法把情感教好。「教育必須重視『與情緒共處』,當自己有負面情緒時,如何用健康的態度面對。」
政治大學心理系退休助理教授錢玉芬則認為,同性戀的個人特質的確較一般人敏銳、細膩,不論正面或負面情緒,他們的感受都比較強,且「情緒越大,對人影響也越大」,而情感糾紛也不應是從人的性向去標籤。
不重視性別教育
然而現在青少年遇到情感問題為何容易用暴力解決?「用暴力解決情感糾紛,絕對不是個人的問題。」彭治鏐認為,社會長期不重視性別教育及情感教育。「在求學階段只要一講到談戀愛,大人總是打壓或漠視,一味地告訴孩子,『談戀愛不是現在的重點,你應該要好好拚課業,考好大學。』」然而當孩子成年後,大人卻覺得他們理所當然要知道怎樣談戀愛,「好像感情都不用學習,而是人應該要自己具備的能力。」
情感教育的內涵
「以台灣唯有讀書高的學習氛圍,本來就沒有好的情感教育系統。」對於情感教育如何落實?錢玉芬認為,「教育是長期的工作,絕對不是一個課程或一場講座,而情感教育更牽涉到整個社會環境的氛圍。」她舉例,包括孩子的情感變化是否有被接納、是否被鼓勵抒發情感,以及能否理解自己在怎樣的情況下,會有什麼情緒感受等。
錢玉芬表示,一個人的情緒系統包括兩個面向,一種是喜怒哀樂、焦慮、憤怒、忌妒等「基礎情緒」,另一種則是「高級情緒」,這部分也是人們較少著力的,「包括分辨情緒、安頓自己的情緒、正確健康的表達情緒、辨別別人的情緒和學習語言的和諧關係等,這些都是情感教育重要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