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楊蕓台北報導】解決偏鄉教育問題迫在眉睫,而「偏遠定義」與「降低教師流動率」最受朝野立委關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25日審查《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草案》,包括行政院與立委共提出12個版本逐條修訂。光是「如何留住教師」就有多種版本,包括民進黨立委蘇巧慧主張提高教師待遇、鍾佳濱的「專案教師」、國民黨立委柯志恩的「培養公費生保送計畫」等,百家爭鳴,難有共識。
教育部國教署署長邱乾國表示,代理教師若在偏鄉久任,教師甄試時會考量給予加分。另外,「偏鄉地區希望聘正式教師,但老師會有流動,因此還是有聘代理教師的必要。」邱乾國說,希望能在服務年限、彈性聘期、津貼等部分,用政策鼓勵代理教師到偏鄉服務,教育部會扮演積極協助的角色。
「偏遠」怎定義?
由於偏遠的認定方式影響資源分配,是草案中首先要釐清的問題。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認為,除了以交通、地理位置等客觀指標外,應再加上如原住民、低收入戶、隔代教養學生比例等,作為認定指標。
民進黨立委李麗芬則提議參考日本做法,提出「分級制」,「日本是將醫院、郵局、超市等必要的生活資源與學校的距離換算成點數,並依點數分等級投入不同的資源。」李麗芬主張,台灣對於偏遠認定可考量該地交通動能、生活基能、基礎建設等。
怎留住教師是核心
「留不住偏鄉教師」則是立委公認偏鄉教育最核心的問題。蘇巧慧強烈主張「提高待遇」,認為是最能直接留住老師的政策,且還要訂出明確的「薪資樓地板」作為保障。
柯志恩則提出,由各縣市訂定培養「公費生保送計畫」,在地取材,培育當地的學生後回到自己家鄉服務,「與其交由師培大學制定名額,地方政府知道自己的缺額有多少,再由教育部責成師培大學培訓,才是務實的做法。」
「偏鄉學校有許多代理教師是一年一聘,且每年只能領10個月薪水,待遇比正式教師差許多,造成教師流動率高。」鍾佳濱則提出「專案教師」方案,讓代理教師修讀學程後,參加專案教師甄選,得保障6年聘期,盼專案制能給代理教師與正式教師相同的待遇,提高偏鄉代理教師工作穩定性。
「公費生畢業後必須在偏鄉服務6年,若他們在師培階段就不認同偏鄉,一去就想著要離開,不只對任教老師很痛苦,對孩子更不公平。」民進黨立委張廖萬堅則主張,師培大學要開設偏鄉地區的相關課程,讓師培生在修課時就認識偏鄉,且要避免強制規範服務年數,提高公費生留在偏鄉的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