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美育困境 學者歎:教育工具化

楊蕓 2017/10/22 18:56 點閱 11624 次
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長鄭淵全(左三),與關心美感教育的學者探討美感教育的機會與挑戰。(photo by 楊蕓/台灣醒報)
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長鄭淵全(左三),與關心美感教育的學者探討美感教育的機會與挑戰。(photo by 楊蕓/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楊蕓台北報導】「台灣仍有不少像工業設計等需要美感基礎的科系,沒有開設美感教育相關課程,非常可惜。」臺灣另類教育學會創會理事長馮朝霖22日在「美感教育國際論壇」上指出台灣美感教育困境,他認為,「這是因為我們把教育過度工具化思考,美感教育透過競賽得獎證明學習成果,且以升學為前提。」他強調,美育應跳脫傳統教育模式,「只有離開教室,教育才是活的。」

為推動「美感教育」,教育部制定「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一期5年計畫將於今年年底結束,對於第二階段的計劃方向,教育部22日舉辦「2017美感教育國際論壇」,蒐羅各學者意見。

教育被工具化

「我們容易把教育過度工具化思考,好像教育必須和成績、升學、未來有直接關係。」馮朝霖指出台灣的美感教育存在嚴重問題。「長期以來被當作跳板,不論是透過競賽、獎項,或是逼孩子學鋼琴、畫畫,都以升學為前提。」他認為,「能玩,才能學」,教育卻把「玩」的部分窄化了,充斥「學習與生存、未來發展有直接關係」的迷思,「然而在這樣教育裡,人還有主體性嗎?」

不過,廣達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徐繪珈對於「比賽」則有不同的想法。若比賽的目的是「讓師生展現學習成果」,她會非常支持。徐繪珈舉例,「若比賽是讓孩子選擇一幅畫,化身為導覽員,並介紹給所有人聽」,準備的過程中,孩子必須深入了解畫作的背景、作者生平與心路歷程,也能學習如何克服緊張,在眾人前侃侃而談。她強調,比賽若能往「展現成果」的方向思考,就能避免成為升學的工具。

「只有離開教室,教育才是活的。」馮朝霖進一步表示,美育應跳脫傳統教育模式。他認為,學習要透過參與、體驗和行動,而不是關在教室中空談,「唯有參與,才能讓人重新體驗到自己是有能力、有能動性的,『實作』便是其中的關鍵。」

強化師資、翻轉思維

「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即將邁入第二階段,研討會上學者也提出具體意見。馮朝霖表示,「我們一直在強調美育的重要,但師培機構卻沒有開設美學素養的相關課程。」因此他認為應從教育的「源頭」做起,積極培育教師的美感與美學素養。

國教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主任洪詠善則強調教育部要「翻轉思維」,不要只會辦比賽、拚計畫,「獲得補助不代表成功。」應該要降低門檻,讓有意願的教師從申請到執行不用再經過考核競爭,「用美感的方式,來做美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