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張嘉琦台北報導】課業壓力、人際關係、家庭因素常讓年輕學子不快樂,近年來高中、國中小學生就診情況增加2到3成。萬芳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潘建志說,年輕學生主要是遭遇課業壓力或感情問題,產生失眠、焦慮、憂鬱的情況;林口長庚醫院自殺防治中心主任、精神科副教授及主治醫師張家銘則說,相較過往,現在對於精神疾病,老師的警覺性、家長的接受度以及學生就診意願,都有所提升。
年輕學子症狀多
潘建志表示,青少年罹患精神疾病的機率本來就不低,因爲許多精神疾病的好發年紀正值青春年華,只不過,近期年輕學子就診的意願提高,來看精神科的人數變多,尤其國、高中生,許多可能因為課業壓力、感情因素,產生失眠、焦慮、憂鬱的情況,經由學校輔導老師轉介,或自己主動求醫。
以前精神疾病污名化嚴重,近年來逐漸改善,或許也因為前陣子女作家林奕含自殺事件,讓社會大眾公開且多元地討論精神疾病,更多年輕人能較正面地看待精神疾病及心理衛生,也願意主動檢視自己的精神狀況。潘建志說,網路發達也是一個因素,讓青少年能夠上網參與一些討論群組,自我敘述病況,甚至相互交流治療心得。
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說,近年來高中、國中小學生就診情況增加,有其正面與負面意義。正面意義是學生能及早覺察自我情緒狀況,或是家長、師長能及早注意到孩子的情緒障礙問題;但負面意義是代表現在升學壓力越來越大,升學體制越是講求多元化,年輕學子的學業負擔越重。
睡覺、運動加吃藥
潘建志指出,年輕學子的病況以焦慮居多,大概佔20%左右,憂鬱症3-5%,思覺失調症或躁鬱症也有,但相對較少。而罹患精神疾病通常與體質、家族史有關,並受到環境壓力因素影響,尤其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每個人在各個人生階段,都有可能會碰上極大壓力,因此更需要加強正確的心理衛生知識,善用網路資源、社會輔導資源以及精神專科醫療資源。
「學校、家長與醫療應該形成良好的三角關係,協助孩子跨過情緒障礙。」楊聰財說,生理與心理狀態會相互影響,若情緒有問題很容易造成失眠,而睡眠不足容易導致自律神經失調。因此,孩子必須兼顧生理與心理環境。他強調,睡眠很重要,「護好身心健康的4根柱子是能睡、能吃、能動、能笑。」
張家銘表示,運動是很好的情緒調節方式,只是台灣孩子運動量普遍不足,鼓勵家長多讓孩子外出運動。潘建志提醒,「最重要的是要好好吃藥治療!」他說,一般精神疾病治療的療程需要一個月至半年左右,若要完全治癒,必須要穩定服藥,持續看醫生,不能擅自斷藥。只是他也承認這對一般人來說不容易,許多人連得了癌症都有可能不願乖乖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