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垃圾太驚人 魚吃塑膠人吃魚!(20170911 環境論壇-汪中和、賈新興)

醒報編輯部 2017/09/11 08:02 點閱 7482 次
海洋生物們身上的消化道能看出塑膠帶來的嚴重影響,譬如漂浮海中的塑膠袋狀似水母,導致海龜誤食。(photo by flickr used under cc license)
海洋生物們身上的消化道能看出塑膠帶來的嚴重影響,譬如漂浮海中的塑膠袋狀似水母,導致海龜誤食。(photo by flickr used under cc license)

主持人:林意玲 (台灣醒報社長 )
與談人:汪中和 (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賈新興 (天氣風險公司總監)
記錄整理:蘇家瑩、何綺晨、孫啟梅

主持人(以下簡稱「問」):尼莎與海棠颱風雖然已離開台灣,但颱風季仍未結束,防颱措施不可少。而颱風過境後,除了風災與水災損失外,另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沿海出現大量的塑膠廢棄物,這些廢棄物被颱風吹至沿岸,海邊就全是塑膠廢棄物。

這些塑膠廢棄物量多到不可勝數,許多環境科學家提醒塑膠廢棄物繼續累積將成為地球浩劫,人類自己製造的垃圾不回收,以致連累地球成為人類負擔。請汪老師分析,塑膠廢棄物是如何影響海洋與人類居住的地方?

垃圾最終漂至海洋

汪中和:兩個颱風過境,損失除了淹水與建築物損壞外,最可怕莫過於海洋汙染,從嘉義以南一直到屏東,海洋所帶來的廢棄物充滿海岸,塑膠就是其中最可怕的數量來源,在七月下旬時環保署就呼籲,台灣要成立海洋廢棄物治理平台,因為垃圾最終去處除了垃圾場外,就是海洋。

環保署長李應元說:「現在大概一分鐘就有一輛垃圾車的塑膠廢棄物會流入海洋。」這是非常可怕的。現在不只需要去撿拾清理,更重要的是要從源頭就開始減量,他呼籲大家要重複使用容器,少用塑膠產品,所以未來台灣會朝向塑膠減量,甚至於沒有塑膠的環境去邁進,這是需要長期且努力不容易執行的。

海洋受塑膠汙染

因為塑膠已變成我們生活上面非常重要的物質,但塑膠除了對海灘造成汙染外,更可怕的是海洋生物也會受影響,海洋生物們身上的消化道能看出塑膠帶來的嚴重影響,現在大概沒有魚的體內是沒有塑膠的。

除了海岸,整個大洋都有塑膠所匯聚出來的海洋迴圈,整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都有許多廢棄物充滿在其中,這是需要我們努力去改進、想辦法防治的。

問:汪老師提到海洋迴圈,意思就是丟棄的垃圾最後還是會回到自己身邊嗎?

廢棄物隨海流循環

汪中和:一方面的確有這層涵義,我們所丟棄的垃圾最終還是會回到我們的生活圈。另一方面海洋它有一個循環海流,是海流循環造成這樣的影響,讓海洋廢棄物,特別是塑膠產品,留在海洋的環境內,聚集在大洋當中形成像一座島嶼的狀態。

全世界已有5個像這樣的海洋廢棄物循環集中範圍,有的範圍就像美國德州那麼大,這也是非常可怕的。應對海洋廢棄物問題,聯合國已啟動清理機制,這些機制也需要我們努力防範,不但要清理也要設法減少廢棄物。

問:請賈博士談談海洋廢棄物的棘手之處。

少用塑膠是根本

賈新興:從科學報導上就能看出,大多數人使用不易被分解的塑膠,再加上因為便宜,所以隨手亂丟沒有回收,全球塑膠回收率低,對整體環境造成嚴重影響,一開始也提到今年剛好有兩個颱風,海棠颱風的西南風把很多別人丟棄的東西堆積到我們這裡。

而台灣丟出來的廢棄物也有可能透過海洋環流,例如東部外海廢棄物順著黑潮上去,可能「旅行」到日本、韓國乃至更遠的美西,中南美洲。所以不要想說我們這邊丟不會影響別人,而是我們丟不但會影響別人,別人丟也會影響我們,這是個惡性循環的現象。

剛剛汪老師提到塑膠廢棄物對海洋生物與環境是更大的破壞,我們到恆春、貢寮沙灘散步時,看到滿沙灘都是塑膠、玻璃瓶等廢棄物,我們心情會是非常難過的,因為以前我們小時候的環境好像不是如此,是有廢棄物漂流,但是沒有那麼多塑膠廢棄物破壞整個環境。

如果我們還要讓孩子們再看到美麗的沙灘,我們就需要更珍惜環境,塑膠製品少用、重複使用,這是非常重要的。

問:剛剛提到塑膠產品會影響海洋生物,能否詳細說明這部分?塑膠製品並不是美味可口的,海洋生物會吞下它們嗎?

生物皆受塑膠汙染

賈新興:大型的魚類有可能不知不覺吃到塑膠製品,有些則是吞入更細微,肉眼看不見的塑膠微粒,比如洗面乳內的柔珠,現在歐盟也已經開始要禁止,不但大型魚有機會吃到塑膠,在整個海洋環境生物都有可能受影響,另外,之前也有報導海鳥啄食的狀況,整個生物鏈皆會受海洋廢棄物影響。

所以不能小看海洋汙染物對整個生態圈的影響,它不只影響海洋,連帶我們吃的也會受影響。
問:海洋的廢棄物如此多,塑膠產品就是最嚴重影響海洋生物生存的問題,因為有些大型海洋生物會將這些塑膠製品吃到肚子裡面,造成消化不良。

汪中和:塑膠產品中最普遍的就是塑膠袋,以台灣來說,一年的塑膠袋大概都10億個以上,而且大部分的塑膠袋都沒有好好處理,就流入海洋環境。且塑膠袋有的是五顏六色,有些則是透明的。

海洋生物易誤食

當它們在水裏面漂浮,海洋生物就會以為它們是浮游生物,像水母之類的,牠們就會將其吞食,可是這些塑膠袋進入了海洋生物的消化道是無法消化、無法排出來的,進而會影響到牠們的消化道甚至是呼吸道。尤其是海龜,上次新聞就有提到有隻海龜被救出來後,牠的鼻子裡全被塑膠袋塞住造成窒息,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現象。

除了這些大型的塑膠袋之外,還有小型的塑膠微粒,也充斥在海洋環境裡,所有的海洋生物、水體生物都會被塑膠汙染,但也會經過食物鏈,回到我們人類身上。

問:怎麼樣回到我們人類身上?

汪中和:透過食物鏈,就是我們所吃海鮮、魚類,因為殘留在牠們的體內,人類不知不覺就吃到了塑化劑,吃到了牠們體內累積的塑膠成份,最後傷害到我們自己。

問:這倒是很嚴重,請問賈博士是否也有這方面的資料?

賈新興:其實我知道早期像是汞(水銀)、重金屬,透過整個食物鏈的循環過程,在生物體內也會積存,我們若吃了這些海鮮、魚類,經過食物鏈的循環也會影響身體。

人類是最終受害者

大自然雖有它自然的成份,但人為的也非常多。就像環境的汙染物、重金屬、塑膠製品,其實這些都是人造的,所以是人類破壞了這個食物鏈,但到頭來受惡果的也是人類,最後解決這個問題,關鍵也是在「人」。我們需要去為這個環境及生態盡一份心力,才有辦法讓這個環境的惡性循環問題解決。

問:不過這樣講起來,海鮮、深海的魚似乎不太能吃,因為根本無法檢驗,現在漁夫們捕魚進來,進到市場後,我們買了就吃,也沒有經過檢驗的流程來告知消費者裡面的塑化劑到底有多少,這也是挺恐怖的?

塑膠沒有被「檢查」

汪中和:是的,特別是遠洋。因為我們通常不會對這些水產做檢查,最近有個例子,2011年日本福島發生地震以後,它的放射性汙染影響到了水產,那時候針對這些遠洋漁類有做放射性汙染的檢查,卻沒有針對塑化劑或重金屬做檢查。

放射性汙染是很特殊的,只有在地震發生的時候,核電廠受到傷害的時候才會有,但是塑膠是日日夜夜,每分每秒都在影響我們,所以它的衝擊其實是更深遠、更可怕的。

問:這樣說來還敢吃海鮮嗎?以前我們以為塑化劑是來自一些加工食品,可是我們現在發現海洋生物本身受到影響也會衝擊食物鏈到我們的口中,我們真不知我們所吃的魚和蝦是否有問題?

政府須加強漁政

賈新興:我記得有一些比較好的單位還是會做一些檢驗,會提供一些重金屬檢測的報告,政府在漁業政策及海洋環境部分,我認為還是需要加把勁。

畢竟我們一直說我們是「海洋台灣」,整個海洋的周邊環境,政府如何能從海洋的生態、塑膠的汙染物及我們所吃的水產各方面,做一個全面性的考量,讓我們台灣周邊的海洋能恢復它從前的美麗,也讓海域的生物恢復正常,最終把這樣的成果透過一些國際合作來做一些推廣。

問:所以環保署最近開了一個記者會,希望民眾能夠響應自備、重複、少用塑膠袋及杯子,或者是能夠重複的使用它、甚至少用。目前政府的規定是希望商家不要再免費提供購物用的塑膠袋,希望藉由這個政策每年能夠減少15億的塑膠袋,這其實是一個滿重要的觀念。

講到這裡就想提到說為什麼塑膠產品為什麼這麼的不值錢,可以隨意丟棄、丟了也不會覺得可惜浪費,因為塑膠大部分是石化原料產生的(石化剩下的廢棄物),這個部份好像也很難從源頭去管制,除非石油很貴,這些石化產品也很貴,我聽說除了俄羅斯以外,其他國家好像塑膠袋也是便宜到不行。

汪中和:是!它已經變成我們生活裡無法避免的一個產品了。

問:塑膠袋好像又比紙袋好用,水也不會滲透。

汪中和:它既防水,形狀又可以很多變,所以它在我們生活裡面已經變成一個不可或缺的一環,它當然有它的好處,但是它帶來的環境成本卻非常的高。

塑膠「外部成本」昂貴

剛剛主持人有提到它的源頭,今天我們的化石燃料在我們生活圈裡面變得非常普遍,因為沒有把它的外部成本放進來,如果我們考慮到它的外部成本,其實石化燃料它的價格應該是非常昂貴的,所以已經變成我們所有人類都要共同去承受的共業問題。

問:剛剛提到颱風過境留下一堆垃圾,其實這些垃圾是人類製造的,與颱風無關,只是颱風把這些垃圾吹出來而已。其實不只是台灣,全世界的人們都在製造塑膠垃圾,到海邊戲水的時候,隨手就把喝完的飲料瓶罐扔在海邊,製造的垃圾量非常可觀。

70億噸垃圾堆積

根據研究,工業製造的塑膠即將淹沒地球,目前為止總共有91億垃圾量,其中有70億噸無法處理,代表只有不到10%的塑膠垃圾被回收,另外12%被焚化,絕大多數最後都流落陸地與海洋,非常可怕。請教兩位專家分析如何創造一個真正的無塑海洋?

汪中和:從剛剛數據看來,全球人口72億,但是人類生產的塑膠垃圾目前為止已經超過90億噸,換言之,每個人從出生至今,平均製造了超過1噸以上的塑膠垃圾。回首過去,塑膠在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對環境造成的傷害也非常可怕。

問:如果人類能夠窮盡一生減1噸塑膠廢棄物的話,大概就可以「贖罪」了吧。

改良品質減量使用

汪中和:其實解鈴還須繫鈴人,人類既然製造了那麼多塑膠垃圾,也要想辦法改善、解決它們。荷蘭青年柏楊‧史萊特發起「海洋清理」計畫,透過聯合國推廣世界,蒐集回收海面漂浮的塑膠垃圾。不過這些都是後續的收拾、彌補,最重要的還是源頭,必須減量製造塑膠垃圾。

首先,可以研究改良塑膠產品的品質,不要像現在這樣,是一種萬年無法分解的產品;再者,減少塑膠產品使用量,這才是我們需要努力的方向。

問:說的沒錯,接下來回過頭談談颱風,這段時間台灣已經經歷過兩個颱風,現在也還在颱風危險期之中,請賈博士分析其它國家的情況。

諾盧颱風今年最長壽

賈新興: 1971年之後,事隔40多年,今年7月份太平洋地區再度冒出8個颱風。颱風生成多是一個特點,另外還有一點是8個颱風,有4、5個颱風集中於7月下旬才冒出來,相當於幾乎每天都有颱風。

其中最有趣的颱風是今年編號第5號的諾盧颱風,後面生成的6~10號颱風接連消失之後,諾盧颱風卻仍然健在,統計其海上生活時間18、9天左右,根據美國關島統計資料,歷史最長壽颱風大約24天,諾盧雖然沒有破紀錄,卻也是今年最長壽的颱風。

預報誤差影響甚鉅

對台灣而言,較為慶幸的是尼莎颱風原先預估於台東登陸,但是隨著預報時間漸漸修正,路徑持續往北,最後在蘇澳登陸。由此可見,氣象科學技術針對颱風登陸預報的誤差是隨時間縮小,由最初花蓮台東到最後蘇澳,差距1、200公里左右。

颱風預報24小時的誤差大概是100公里以內,但是這100公里的影響不可小覷,因為颱風最強的暴風雨圈就是集中於颱風眼周圍30~100公里左右,所以有沒有登陸?在哪裡登陸?影響甚鉅。今年尼莎颱風的登陸路徑看見氣象科技的有限,7~10月是颱風季,提醒民眾多留意颱風資訊,使用資訊的時候也要注意其中的誤差值。

外出先看氣象

今年尼莎颱風快閃台灣,颱風假的議題再度浮出檯面,我認為不管是勞工、公務員還是家庭主婦,外出時都要事先判斷當下環境如何,也要查詢沿路風雨狀況如何。

到底要不要放颱風假,政府一定會給人民一個答案,但是颱風預報有不準確性,這個答案也不會讓所有人滿意。

不過颱風是劇烈天氣,侵襲登陸時,還是盡量減少外出為妙,如果必須上班可以先用假抵,相信事後公司也會有彈性調整,千萬不要冒著風雨出門,畢竟生命安全第一。

問:請汪老師補充。

放不放假成兩難

汪中和:以尼莎颱風而言,它的十級風暴風半徑大概是60公里,但是颱風預報的誤差卻有100公里,所以地方首長在衡量是否放颱風假的時候,也非常為難。

譬如台北市長柯文哲放颱風假覺得有罪惡感,台南市長賴清德遲公佈颱風假又很無辜。不過呼應賈博士所言,安全最重要,所以寧可保守一點得好。

另外,颱風對台灣而言非常重要,因為颱風帶來豐沛的水資源,也可以幫我們清理環境,不過也會將人類造成的汙染帶回人類身邊。最重要的是,颱風可以幫助減溫。

主持人:天有不測風雲,雖然現在科技已經很進步,但還是會有誤差,也請大家不要見怪,小心安全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