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緘症不是啞巴 成立協會盼社會關注

楊蕓 2017/08/27 17:21 點閱 19267 次
圖說:選擇性緘默症患者因害怕與陌生人說話,常被誤會是啞巴。(photo by PEXELS)
圖說:選擇性緘默症患者因害怕與陌生人說話,常被誤會是啞巴。(photo by PEXELS)

【台灣醒報記者楊蕓台北報導】相較於常聽見的自閉症、過動症,大眾對選擇性緘默症了解不足,「甚至有人以為他們是啞巴。」為了促進社會了解選擇性緘默症,台灣選擇性緘默症協會27日正式成立,盼能組織各界力量,協助患者爭取教育與醫療的資源。

台灣選擇性緘默症協會理事長黃晶晶說,選緘症的孩子沒有語言能力問題,且通常能跟親密的家人或朋友自在談話,然而到了陌生環境,因為對人的焦慮或恐懼,什麼話也都說不出口,「就像喉嚨完全被鎖住」。

莊爸爸的孩子在幼稚園時被診斷出患有選擇性緘默症,「醫生宣布的時候,我當下愣了許久,因為我完全不知道這是什麼病。」他不懂孩子明明和家人互動很正常,到了幼兒園就不敢跟人說話,也沒有朋友,「連學校老師也沒有遇過類似經驗。」起初完全不知該從何尋求幫助。

對於學校特教資源薄弱,莊爸爸說,相較於比較常聽到的自閉症、過動症,大眾對選擇性緘默症了解很少,學校教育也少有專門規劃特教課程,校方大多只能從「心理輔導」的面向提供協助。

黃晶晶表示,大多數患者常被誤會是「個性害羞」、「沒禮貌」,甚至是「啞巴」,在缺乏社會理解的情況下,若小時候沒重視,越晚治療,將會越難融入社會,「有些可能無法工作,有些長大後就得了憂鬱症。」

其實選擇性緘默症的案例並不少,黃晶晶指出,平均每140個人就有1人患有選擇性緘默症,且大人、小孩都有,由於社會缺乏了解,許多家長、教師遇到選擇緘默症的案例,也不知該如何是好,「因此讓大眾認識選擇性緘默症,也是協會首先需要努力的方向。」

臺北市立關渡醫院身心科醫師邱姵寧表示,選擇性緘默症屬焦慮症的一種,目前醫療方式主要是提供患者抗憂鬱劑藥物,搭配語言、行為治療,幫助患者逐步打開心房。邱姵寧說,症狀的異質性是治療時的一大困難,「因為每位患者的症狀、程度不同,需要視患者的情況搭配不同的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