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院副院長孫大川在開幕時表示,楊南郡30年以來在古道研究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photo by譚有勝/台灣醒報)](/system/assets/images/000/037/109/big/%E5%9C%96%E8%AA%AA%EF%BC%9A%E7%9B%A3%E5%AF%9F%E9%99%A2%E5%89%AF%E9%99%A2%E9%95%B7%E5%AD%AB%E5%A4%A7%E5%B7%9D%E5%9C%A8%E9%96%8B%E5%B9%95%E6%99%82%E8%A1%A8%E7%A4%BA%EF%BC%8C%E6%A5%8A%E5%8D%97%E9%83%A130%E5%B9%B4%E4%BB%A5%E4%BE%86%E5%9C%A8%E5%8F%A4%E9%81%93%E7%A0%94%E7%A9%B6%E5%8F%AF%E8%AC%82%E5%89%8D%E7%84%A1%E5%8F%A4%E4%BA%BA%EF%BC%8C%E5%BE%8C%E7%84%A1%E4%BE%86%E8%80%85%E3%80%82%EF%BC%88photo_by%E8%AD%9A%E6%9C%89%E5%8B%9D%E5%8F%B0%E7%81%A3%E9%86%92%E5%A0%B1%EF%BC%89%EF%BC%8D%EF%BC%91.jpg?1503830924)
【台灣醒報記者譚有勝台北報導】連峰縱走的古道巨擘楊南郡生前憑藉學術研究與報道文學作品,開闢了日治時期台灣原住民、古道研究路徑。因此,林務局27日舉辦紀念論壇,追思楊南郡對古道踏查的研究貢獻。監察院副院長孫大川在開幕時表示「當台灣深陷於兩岸緊張關係的呢喃裡,楊南郡卻走進古道省思台灣的未來。」
中央社通訊社董事長劉克襄表示,他在台灣解嚴不久後擔任自立晚報副刊主編時,想創立不一樣的文化副刊,因此,他以「探險家在台灣」為主題,撰寫10位歐美和日本探險家在台灣的「探險」故事,其中有4位日本人類學家與古道專家楊南郡有關係。
劉克襄指出,「作為一個登山的人,他是非常孤單的。」當「探險家在台灣」的文章登出不久後,楊南郡直衝到他的面前,誠懇地向他請教關於這些日本學者的故事。
楊南郡的激情開闢了劉克襄對副刊自然書寫的想法,自此開啟了他在往後20年的台灣古道踏查研究發表與報導文學作品,並且奠定了日治時期台灣原住民、古道學術研究的基礎,「沒有楊南郡,台灣就沒有日本人類學家鹿野忠雄的故事。」
林務局長林華慶在致辭時表示,楊南郡在病危時,特別提到「台東大武舊部落」遺址一處應妥善保存。因「莫拉克風災」之後,部分路段坍塌及長年未修護致中斷,各部落亦因人力不足等因素,多年未辦理尋根,故近十年來該區已無人進入。林務局基於維護原民遺址及遵守楊南郡的遺願,今年已開始聯合文史工作者在有關地區進行調查,並且開發生態旅遊與原住民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