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長壽命助經濟 高齡工作創雙贏(彭蕙仙)

彭蕙仙 2017/08/03 18:58 點閱 681 次
鐮田支持高齡者擔任有薪志工,一方面收入可以增加長輩的財務自主另一方面,有薪工作要求往往比較高,這會讓高齡者鞕策或督促自己。(photo by pixabay)
鐮田支持高齡者擔任有薪志工,一方面收入可以增加長輩的財務自主另一方面,有薪工作要求往往比較高,這會讓高齡者鞕策或督促自己。(photo by pixabay)

日本著名醫師鐮田實日前在台灣參加由《遠見雜誌》所舉辦的「全台必修不老學」論壇時,以自己實際的經驗,說明如何徹底改造長野縣成為日本平均壽命第一縣的過程。

在鐮田實所歸納的長壽理由中,最讓人意外的是「長野縣的高齡者就業率是全日本第一」,他認為,這之所以會讓長野縣的高齡長輩長壽,是因為工作他們找到生存的意義。在長野縣,有98歲的老奶奶仍未退出職場。

就業找到生存意義

鐮田實指出,43年前他到長野縣服務時,長野縣民中風的比率高居全日本第二,他採用對民眾進行健康教育的方式,改變居民的思維與生活方式,如今長野縣已為日本最長壽的地方,75歲以下的死亡率也是全日本最低。鐮田實提出的長壽祕訣是少鹽、多蔬菜、豆腐,攝取好油,多走路,以及找到生存的意義(高齡者應就業)。

他指出,當年秋田縣也有類似的問題,但秋田縣採取的策略是蓋最先進的大型醫院,除此之外,並沒有對居民進行健康教育,40多年下來,秋田的問題依舊。所以他認為,一個社會要健康長壽,光有硬體是不夠的,一定要從人的內在價值體系和生活習慣著手。

學習讓人不老

鐮田實不反對讓高齡者擔任志工,但是他認為,有薪水的工作與志工還是不同,一方面收入可以增加長輩的財務自主,另一方面,有薪工作的要求往往比較高,這會讓高齡者鞕策或督促自己,一定要時時學習,「而學習會讓人不老。」

關於高齡者持續工作的好處,除了鐮田實所提到的之外,還有幾個面向也值得思考。高齡者不一定要從事全職工作,也不一定要跟年輕族群領同樣標準的時薪或待遇,主要是依其可以投入工作的時間和工作型態而定。這樣的彈性除了可以提高雇主僱用的意願之外,也會促使更多創新的工作型態出現。

台灣適合中高齡謀職

在科技的幫助下,職務的多元化設計越來越豐富,台灣的經濟發展模式已從過往的勞力密集,轉變為資本密集,甚至正在過渡為智慧密集,這對仍有意工作的中高齡者高來說,是有利的環境與條件。

此外,根據「美國退休人士協會」(AARP)的研究,只要每個人多工作1年,6年後,美國的GDP就會增加1%;英國也有類似的研究結論。英國智庫「國家經濟與社會研究所」(NIESR)所做的研究顯示,如果每個英國人都多工作3年,那麼,在2033年之前,英國的GDP就可以增加3.25個百分點,預估為增加550億元英鎊(約合2兆2千萬台幣)的規模。

補足勞動力缺口

從這2個研究看來,即使不去考慮工作可以對高齡者本身的價值感、自尊與生命意義所帶來的強化效果,中高齡者延長工作時間,將會對整體國家的經濟產生正面的效應。

勞動部本來預計在6月份推出《中高齡就業專法》,目前看來,立法進度顯然已出現延宕。在少子化與高齡化的雙重影響下,台灣每年將流失18萬個勞動力,促進中高齡者就業不但是台灣一定要努力的方向,而且速度必須加快,否則台灣經濟發展很快就會因為勞動力出現缺口而受到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