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柯西斯凝聚28年 《沈默》背後的信念

莊舒羽 2017/02/23 17:26 點閱 18729 次
馬丁史柯西斯將多年對靈性的探索,在《沈默》中發揮的淋漓盡致。(photo by Martin Scorsese Facebook)
馬丁史柯西斯將多年對靈性的探索,在《沈默》中發揮的淋漓盡致。(photo by Martin Scorsese Facebook)

【台灣醒報記者莊舒羽綜合報導】「拍攝《沈默》中途我曾經放棄,因為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電影《沈默》正是奧斯卡導演馬丁史柯西斯凝聚28年能量的綻放之作,他過去拍的電影多為豪氣干雲的大男人形象,包括《蠻牛》、《賭國風雲》、《華爾街之狼》等。「但現在我已經有了年紀,必須慎選我花時間相處的對象。」他在接受中國時報專訪時淡淡地說。

在1989年電影《基督的最後誘惑》問世後,一位主教送馬丁史柯西斯,一本遠藤周作的作品《沈默》,就這樣開啟了一場漫長的緣分。1999年,為一圓與電影大師黑澤明合作的夢想,馬丁史柯西斯在前往京都拍攝《夢》的新幹線車上,打開《沈默》閱讀。

揮別黑幫題材面對己心

「當我在閱讀的時候,我根本不知道從何理解起,也不知道怎麼搭設場景、拍成影像。因為我還不能理解這本書的核心。」馬丁史柯西斯回憶當時倍感挫折地說著,1992年,原著作者遠藤周作特地飛到紐約與他敲定《沈默》的劇本,但直到1996年,遠藤周作過世時,劇本都還沒完成。

而後馬丁史柯西斯拍的電影多為黑幫題材,讓他醒悟的那時,是2006年拍完《神鬼無間》,「當我拍一部電影時,等於是活在其中,但我再也無法活在那樣的電影之中,我受夠了。」他表示無法再與這類型的角色相處一年,「我只想要能夠探索更多的角色,而不是只有一條死路。」

是信仰也是信念

《沈默》劇情描述耶穌天主教教士赴日傳教時遭到「禁教令」,被迫棄教、更改信仰,甚至被流放海外,然而他們的信仰堅定,即使受到酷刑,也願以上帝的名義殉道,以殘酷的環境凸顯信仰的力量。

讀過天主教學校的馬丁史柯西斯,從《沈默》的作品中可發現,人在惡劣環境下的苦悶,到質疑神為什麼繼續沈默,他不只想表達宗教與信仰,更重要的是背後的信念。

馬丁史柯西斯像是孕育出一個完整生命的表情說,「《沈默》是部幾乎不可能拍成的電影,但至少已告一段落,現在換成我必須放下它。」然而,不管對於人生還是電影,都是他一直不斷思考的課題,再將自己所有靈性和精神探索,透過電影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