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長庚藥劑部臨床藥學科藥劑師游佳玲2日受訪時說,民眾在日常中常接觸到的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劑,不可和銀杏葉藥品合併使用。(photo by users WolfBlur on pixabay)](/system/assets/images/000/032/810/big/%E5%9C%96%E8%AA%AA%EF%BC%9A%E6%9E%97%E5%8F%A3%E9%95%B7%E5%BA%9A%E8%97%A5%E5%8A%91%E9%83%A8%E8%87%A8%E5%BA%8A%E8%97%A5%E5%AD%B8%E7%A7%91%E8%97%A5%E5%8A%91%E5%B8%AB%E6%B8%B8%E4%BD%B3%E7%8E%B22%E6%97%A5%E5%8F%97%E8%A8%AA%E6%99%82%E8%AA%AA%EF%BC%8C%E6%B0%91%E7%9C%BE%E5%9C%A8%E6%97%A5%E5%B8%B8%E4%B8%AD%E5%B8%B8%E6%8E%A5%E8%A7%B8%E5%88%B0%E7%9A%84%E9%9D%9E%E9%A1%9E%E5%9B%BA%E9%86%87%E6%8A%97%E7%99%BC%E7%82%8E%E6%AD%A2%E7%97%9B%E5%8A%91%EF%BC%8C%E4%B8%8D%E5%8F%AF%E5%92%8C%E9%8A%80%E6%9D%8F%E8%91%89%E8%97%A5%E5%93%81%E5%90%88%E4%BD%B5%E4%BD%BF%E7%94%A8%E3%80%82%EF%BC%88photo_by_users__WolfBlur_on_pixabay%EF%BC%89.jpg?1483337164)
【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冬季低溫之際,許多民眾因出現手腳冰冷症狀而使用口服銀杏葉藥品,以改善末稍血液循環不良問題。食藥署對此提醒,謹記3點注意事項:藥品併用風險、手術前7天停止使用、藥品不良反應。林口長庚臨床藥學科藥師游佳玲2日受訪時指出,銀杏葉藥品可抑制血小板凝集,若合併阿司匹靈等抗血小板藥物使用,小心易有出血問題。
食藥署指出,我國核准的「含銀杏葉口服處方藥品」其適應症為「末梢血行障礙」,指示藥品適應症為「末梢血行障礙之輔助治療」,民眾則需留意「銀杏果」(俗稱白果)和銀杏葉不同,銀杏果只屬於一般食品保健品,並沒有治療疾病的效果。
「銀杏葉藥品大部分已為醫師、藥師指示用藥。」食藥署藥品組簡技祁若鳳2日受訪時說,民眾服用銀杏葉藥品時,若沒有合併其他藥物使用,安全度蠻高的,但用藥期間須謹記3點注意事項:藥品併用風險、手術前7天停止使用、藥品不良反應。
「銀杏葉藥品會抑制血小板凝集,減少血栓形成以促進血液循環。」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臨床藥學科藥師游佳玲受訪時說,銀杏葉藥品若與抗凝血劑、抗血小板藥品(如阿斯匹靈)、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劑併用,可能會出現交互作用,民眾服用前應先諮詢藥師或醫師,以免發生傷口易出血不止等不良反應。
此外,游佳玲提及,「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劑」舉凡感冒喉嚨痛、牙痛、生理痛等,都可能會使用到,是民眾在日常中蠻常接觸的藥品,要小心和銀杏葉藥品併用的風險。
「手術前七天應停止使用。」祁若鳳說,該類藥品會增加手術期間出血風險,民眾若近期要進行手術,務必告知醫師正在服用該藥品,於手術前7天停止使用。
「注意是否有藥品不良反應。」食藥署指出,民眾用藥期間若有眼睛出血、流鼻血、劇烈頭痛、噁心、嘔吐、意識變差或胃腸道出血(吐血、黑便、血便)等症狀,應即刻停藥並及早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