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產業化 給予最高敬意

林亭妤 2016/12/26 15:59 點閱 20825 次
「第20屆國家講座主持人暨第60屆學術獎」26日進行頒獎典禮,副總統陳建仁出席致詞。(photo by 林亭妤/台灣醒報)
「第20屆國家講座主持人暨第60屆學術獎」26日進行頒獎典禮,副總統陳建仁出席致詞。(photo by 林亭妤/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一份學術研究成果,常需要學者投入數十載心血才能得到。」「第20屆國家講座主持人暨第60屆學術獎」共22名得主,副總統陳建仁致詞時表示,盼這些珍貴的研究成果能進入產業,發揮影響力。教育部次長陳良基也說,「研究之路很孤獨,要向終身投入研究領域的學者獻上最高敬意。」

10年前曾榮獲教育部最高榮譽「學術獎」的教育部次長陳良基26日感慨指出,學者在一條沒有人煙的研究路上獨自前進,須忍受巨大的孤獨感,因此頒發學術獎是對這些學者的絕對肯定。陳建仁則強調,「研究法人」要帶入校園,讓珍貴的學術成果可以商業化。

「國家講座」與「學術獎」各分為人文及藝術、社會科學、數學及自然科學、生物及醫農科學、工程及應用科學5大類科,每年核准名額各13名為限,今年遴選出9位國家講座主持人與13位學術獎得獎人。

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江正倫,專精於過敏及免疫相關的疾病,曾和警大合作研發出「分析過敏患者黑眼圈」的軟體;中央大學資訊電機學院院長范國清則致力於生物認證及智慧型視訊監控,也長期活躍於產學研合作間,將人臉辨識、三圍文字辨識等技術技轉給國內產業界。

另有3位國家講座主持人謝明良、王素蘭、羅竹芳已為第2次得獎,將列為終身榮譽,並獲得教育部為期3年、每年100萬作為巡迴各地演講的經費。

陳良基表示,盼這些對教育學術貢獻卓大的學者,能到各場域做更多講座,讓我國更多年輕學子對於人文、社會、科學等學術研究的進展有更多體會,教育部也將提供每位國家講座主持人得獎者3年共300萬的經費,盼他們用各種機會到各地巡迴講座,使學術研究的熱忱綿延不斷。

陳建仁更說,政府要推出產學研鏈結的試辦方案,將「研究法人」帶進學校,引出學員研究成果,再成立新創公司或引領研究人員進入產業,讓傑出的研究成果可以商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