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浪費食物不僅堆積在垃圾場內,無形中卻成為鳥類覓食的新天堂。(Photo by Vince Smith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system/assets/images/000/032/546/big/%E7%A0%94%E7%A9%B6%EF%BC%9A%E6%A3%B2%E5%9C%B0%E8%A2%AB%E7%A0%B4%E5%A3%9E_%E9%B3%A5%E9%A1%9E%E9%96%8B%E5%A7%8B%E5%9C%A8%E5%9E%83%E5%9C%BE%E8%A6%93%E9%A3%9F.jpg?1482139426)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人類浪費食物的習慣不僅暴殄天物,也無形中改變了鳥類的存活機制。澳洲科學家指出,歐洲部分候鳥已開始倚靠垃圾場廚餘為食物來源,不再遷徙至非洲過冬。
據《赫芬頓郵報》報導,澳洲詹姆士庫克大學生物多樣化專家高登指出,由於人類破壞鳥類棲息地或耗盡鳥類的天然食物來源,導致部分鳥類開始轉而倚靠垃圾場廚餘為主要食物來源。
他舉例,澳洲赤鷺之所以被發現在垃圾場覓食,是因為其棲息的溼地減少、長期乾旱影響溼地面積,其他包括海鷗等鳥類則因為人類過度捕撈魚類等原因造成牠們的食物不足。
據《國家地理頻道》報導,今年3月,英國東英吉利大學科學家也發現,人類過度浪費食物,已改變鳥類的天然行為模式。例如過去會在冬季飛往非洲過冬歐洲的白鸛(white stork),被發現幾乎整年都會到西班牙與葡萄牙境內垃圾場覓食。
科學家法藍科研究48隻白鸛並透過其身上GPS裝置追蹤鳥類活動數年之久後發現,白鸛已長期定居在垃圾場,還會保護當地新的棲息地。他指出,「我們推測上述垃圾場因為可提供穩定的食物來源,因此已成為白鸛停留的生育場所。」
對此,高登也表示,就連美洲鷹也無法逃離垃圾堆食物的誘惑,他指出,「牠們喜愛紅肉以及骨頭,甚至開始獵食垃圾堆其他鳥類與老鼠。」
《The Conversation》報導,澳洲昆士蘭大學環境管理學副教授馬蘭卻反而提醒,研究發現鳥類已開始倚賴人類浪費的食物為主食。因此,若人類一味宣導減少浪費食物,無形中可能會衝擊上述鳥類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