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許瑋哲台北報導】「充電不方便、續航力或瞬間動力不足等問題,是電動車正在排除的難題。」環保署署長魏國彥17日解釋電動車尚未普及化的原因。不過立委洪慈庸則認為,「最大原因是充電站設立不足,電動機車計畫就難以普及。」對此,環保署空保處處長陳咸亨無奈指出,由於成本關係,現在充電站的數量只能以現有的電動車數量去分配。
針對空氣汙染部分源自移動式汙染源,如機車。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表示,機車是台灣很普遍的交通工具,政府力求推動汰換二行程機車,但是104年只補助了216萬台的機車汰換,而補助汰換成電動車的數量是1525件,以這個數量跟全國機車的量相比,真的太少了。
洪慈庸也強調,台灣的機車是一千四百萬輛左右,政府補助後的電動車價格其實跟機車差不多,但為什麼台灣使用電動機車的數量這麼少?
環保署署長魏國彥解釋,電動車目前有充電不方便、續航力不足或瞬間動力不足的問題,這些問題還正在努力排除中。他強調,以小琉球為例,買電動機車比耗油機車還要便宜,但是為何電動車還是沒有普及?除了民眾對於電動機車沒有信心外,小琉球有很多坡,電動機車的爬坡力不足,這是必須改進加強的。
洪慈庸認為,「充電站不足及設立點不廣泛,是電動車無法推廣的原因。」國內實際做電動公車營運的豐原客運總經理羅乙棋曾強調,續航力是所有客運業者對電動公車最大隱憂,電動車沒辦法像柴油車一樣隨時加油,且充電站不是隨地可以建設。
環保署空保處處長陳咸亨指出,電動車跟充電站數量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現在是以有多少電動車的數量去分配充電站,畢竟設置一個充電站的成本也很高,暫時以電動車數量去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