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都更太慢? 內政部:等地方調查

鄭國強 2016/02/18 22:08 點閱 8662 次
內政部常務次長林慈玲18日表示,都市更新若沒有透過地方政府由下而上,與地方民眾取得共識是很難單憑中央政府推動的。(photo by 郭國文議員臉書)
內政部常務次長林慈玲18日表示,都市更新若沒有透過地方政府由下而上,與地方民眾取得共識是很難單憑中央政府推動的。(photo by 郭國文議員臉書)

【台灣醒報記者鄭國強台北報導】內政部對「防災型都更」反應慢半拍?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常批政院對「防災型都更」消極,內政部常務次長林慈玲18日解釋,地方政府不會還沒有調查,就根據「某個學者」的研究劃定防災型都更地區,而且目前「都更法」要居民百分百同意才能進行,這也是導致進度慢原因,此外,她還說,土壤液化區也不見得都不能使用。

自從美濃大地震導致台南多棟舊建築被劃定為危樓,「防災型都更」又成熱門話題,媒體報導前內政部長李鴻源16日爆料,3年前他推動防災型都更時被前行政院長江宜樺「擋下」,18日內政部對此委婉的解釋說,防災型都更不是單方靠中央推動就好,也需要地方政府配合。

「都市更新若沒有透過地方政府由下而上,與地方民眾取得共識很難單憑中央政府推動。」林慈玲再以「都更法」中要求原來的居民需百分百同意才能進行為例,法條增加都更難度,必須修法。此外雖然有「學者」的研究指出哪些地方優先推動,但地方政府必須經過地質的探勘才能精確的訂出需要優先推動都市更新的區域。

亦有外界質疑政府有現有的地質敏感地圖,早就可以推動防災都更,尤其是最近這次台南地震引發的土壤液化區域,林慈玲說,土壤液化不算另一個災害,是由地震引起的,土壤液化有分等級,不是每一塊都是危險地區,土壤液化有一定的要件,例如地下水滲透率、是否為沙層、是否有外力如地震或者人為的外力等等。

「地圖的套疊會有所誤差,不能輕易做為土壤液化的判定。」林慈玲解釋,災害的主管機關圖資由地方主管來公告,淹水潛勢地區由經濟部水利署公布、農委會有土石流地圖、活動斷層等,土壤液化地圖的比例尺為2萬5分之1的大比率尺,因此一點點的差距套疊在地圖上誤差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