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藝術貢獻 何曉玫、潘冀獲國藝獎

黃譯萱 2015/12/15 19:58 點閱 8663 次
編舞家何曉玫15日獲國家文藝獎殊榮。(photo by YouTube影片截圖)
編舞家何曉玫15日獲國家文藝獎殊榮。(photo by YouTube影片截圖)

【台灣醒報記者黃譯萱台北報導】表彰卓越藝術貢獻者,國藝會15日公布國家文藝獎結果。編舞家何曉玫善用多媒體素材,以獨具的肢體語彙獲文藝獎肯定,而建築師潘冀也因兼顧環保理念的設計美學獲文藝獎殊榮。同時獲獎的還有小說家李永平、藝術家吳瑪悧、北管藝師莊進才。

國藝會指出,何曉玫近幾年受國家劇院委託的兩部重量級作品《親愛的》和《假裝》更有極高的藝術成就,而何的舞團推動「紐扣計畫」,讓許多漂流海外的台灣新生代舞蹈家,能夠回國展演作品,對國內藝文環境也有深厚貢獻。

何曉玫2013年的作品《親愛的》和剪紙藝術家吳耿禎合作,藉由服裝、光影和剪紙藝術,帶來新的視覺張力,還透過風衣與肢體的變化,呈現「人」與「偶」的辯證,獲極高評價。

她也強調,舞作呈現的是「人與人在相處的過程中,必定要捨去部分的自我,以包容他人的存在,」因此在舞作結尾,「人」的形象是由兩位表演者,分別扮演上、下半身組合而成,象徵各自重塑自我。

潘冀兼顧環保的綠建築設計則融合基督教博愛精神,講求天地物我的調和,一方面貼心地考量使用者需求、一方面也注重資源與廢棄物管理,包括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2013年台灣燈會「永續之環」都是他的代表作。國藝會指出,潘冀的作品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反映當代科技脈絡及永續精神,「冷靜自持不隨波逐流」是獲獎原因。

另外獲獎的小說家李永平,素有「文字煉金師」之稱,擅長以高度凝鍊、精準的文字描寫原鄉與異鄉情感,《雨雪霏霏:婆羅洲童年記事》、《月河三部曲》都是高度受肯定之作。

藝術家吳瑪悧則是國外藝術展常客,長期透過作品關懷女性、記憶與土地課題,風格強烈具批判性。北管藝師莊進才則是台灣近代戲曲史中極具代表性的藝術家,精通各種樂器,是跨界北管和歌仔戲的全能藝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