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DNA修復機制 3人得諾貝爾化學獎

黃譯萱 2015/10/07 18:44 點閱 5592 次
瑞典學者林達爾(Tomas Lindahl)、美國學者默德里奇(Paul Modrich)及桑卡(Aziz Sancar)因發現DNA修復機制而獲諾貝爾化學獎。(photo by 網路截圖自諾貝爾官網)
瑞典學者林達爾(Tomas Lindahl)、美國學者默德里奇(Paul Modrich)及桑卡(Aziz Sancar)因發現DNA修復機制而獲諾貝爾化學獎。(photo by 網路截圖自諾貝爾官網)

【台灣醒報記者黃譯萱綜合報導】發現DNA的修復機制,諾貝爾化學獎7日公布,將大獎頒給瑞典學者林達爾(Tomas Lindahl)、美國學者默德里奇(Paul Modrich)和桑卡(Aziz Sancar)3人。諾貝爾委員會指出,3人的獲獎原因,在於研究出DNA的修復機制,對癌症治療將有重大貢獻。學者吳家誠也指出,該發現對醫療等相關學界有「突破性影響」。

由於林達爾為瑞典人,在電話連線時他很開心地以瑞典語向委員會成員打招呼。他說自己非常驚訝,「我多年前就知道自己一直在考慮名單上,但考慮名單這麼長,我能得獎真的很幸運,也覺得很驕傲!」

林達爾表示,當他發現連水也會造成DNA破壞時非常訝異,而這種破壞還是「不可避免的」,但DNA同時也會自行修復。他指出,「我們都有希望能修復有缺陷的DNA,但另一方面,在治療癌症時,我們又不希望癌症細胞竟會起死回生。」他解釋,研究發現應用在醫療上,將企圖讓修復機制具有「選擇性」,只修復有助對人體有益的細胞。

林達爾的研究發現了,DNA抵抗衰老的分子機制,而桑卡則詳細指出DNA修復紫外線損傷的方法,並指出欠缺此一修復機制的人,經曝曬後容易罹患皮膚癌。默德里奇則研究出DNA如何修正分裂時的錯誤,以大幅降低複製錯誤的頻率。先天的複製錯誤會如大腸癌等疾病。

諾貝爾委員會說明,DNA每天都受到環境的攻擊而損壞,之所以持續存活要歸功於自身的修復機制,發現這個機制的3 名學者,提供了「細胞運作的重大基礎基礎知識,為癌症治療有極大貢獻」,因而獲獎。

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教授吳家誠指出,3位學者的貢獻有助於治療因DNA受損所引起的相關疾病,如賀爾蒙失調、遺傳性精神病及癌症。他強調,將這項研究發現應用在醫療上,能針對疾病源頭治療,而過去常用的藥物療法、藥物使用範圍等都必須重新調整應對,「對整個學界都有突破性的影響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