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中子有質量 日加學者獲諾物理獎

黃譯萱 2015/10/06 19:58 點閱 4915 次
圖說:諾貝爾委員會6宣布,日本學者梶田隆章及加拿大學者麥唐納因發現微中子的振盪效應而獲獎。(photo by 網路截圖自諾貝爾委員會Twitter)
圖說:諾貝爾委員會6宣布,日本學者梶田隆章及加拿大學者麥唐納因發現微中子的振盪效應而獲獎。(photo by 網路截圖自諾貝爾委員會Twitter)

【台灣醒報記者黃譯萱綜合報導】讓微中子研究更上層樓!諾貝爾物理學獎6日宣布,本屆獎落發現微中子振盪效應的日本學者梶田隆章及加拿大學者麥唐納。諾貝爾委員會指出,研究有助於提升人類對宇宙的理解,對學界有莫大貢獻。清大物理教授張敬民受訪時指出,「有質量才會有振盪作用」,認為兩位學者的研究進而證實微中子具有質量。

人正在加拿大的麥唐納在當地時間的清晨4點被告知這個好消息,雖然聲音聽起來非常睏,但他透過電話連線對委員會表示,自己毫不介意被這個消息吵醒。他表示,能發現微中子的振盪效應要歸功於「突然的靈光」,他要和自己的團隊夥伴分享這個榮耀。

諾貝爾委員會指出,兩位學者的研究解開了一項重大物理學謎題。過去觀測結果認為,大約有3分之2的微中子在抵達地球前就已消失。但兩位學者發現,這些微中子並沒有不見,只是轉變了屬性,讓人類對宇宙的理解能更上層樓。

日本學者梶田隆章透過日本探測器Super-Kamiokande發現,微中子從太陽抵達地球過程中會轉變2次性質,而麥唐納的研究團隊也得出同樣的結果,這證明了微中子具有質量,推翻了過去一般認為微中子沒有質量的看法。

被問及這項研究能帶來什麼實務上的貢獻,麥唐納表示,微中子的新發現有助於讓科學家對太陽核心更理解,未來更可望啟發核融合技術的研究。

張敬民解釋,微中子有三種,彼此不斷交互影響產生振盪作用,且不斷改變屬性,他指出,「有質量才會有振盪作用」,表示過去學界一直懷疑微中子可能具有質量,但直到這個研究結果公布才獲得證實。

然而,這個時刻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生物學家法麥羅為另一位入圍者、美國天文學家薇拉魯賓抱不平,他表示對這個結果「非常失望」。薇拉魯賓的研究曾發現星系自轉問題,她本人同時也是物理學界的重量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