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最早台商」搬家 搶救漢本遺址

鄭宇晴 2015/08/04 00:52 點閱 30138 次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表示,研究人員會全力「搶救」漢本遺址,待妥善紀錄與遷移後,便可讓蘇花改工程繼續進行。(photo by 鄭宇晴/台灣醒報)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表示,研究人員會全力「搶救」漢本遺址,待妥善紀錄與遷移後,便可讓蘇花改工程繼續進行。(photo by 鄭宇晴/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鄭宇晴宜蘭報導】「漢本遺址住著『最早的台商』,在約2000年前往來台等東南亞諸國從事貿易,是過去台灣原住民祖先遺失的一塊拼圖。」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3日表示,研究人員會全力「搶救」這些重要文化資產,然而隨著第2個文化層被發現,搶救之路遙遙無期。

劉益昌指出,占地長約300公尺、寬約100至150公尺的漢本遺址在2012年被發現後,研究員便無休止地進行挖掘工程,深達3公尺的第1個文化層已挖掘近3年時間,10幾組遺址坑洞中已有5至6組將文物撤走,讓工程繼續進行,而1組坑洞約需花1年時間。

「第2個文化層深度達8公尺,距今約2000年前,除了有石器、陶器及青銅器外,也出土了一些鐵製狩獵槍頭及捕魚槍頭等鐵器。」劉益昌解釋,「這些鐵器被帶到越南、柬埔寨及泰國地區交換玻璃珠及瑪瑙,因此這些人可以說是『最早的台商』。」

劉益昌也指出,此種製鐵高溫技術十分特殊,應是從印度、太平洋地區或環南海地區傳過來,「這些歷史資訊,補足了原住民祖先原先遺失的一塊拼圖,對北台灣和東台灣的考古文化具有重要突破意義,可更完整解讀十三行煉鐵文化的形成。」劉益昌表示,這些人後來融入阿美族、卑南族及西拉雅族等成為擁有技術的外來氏族,是原住民人種組成的一部分。

劉益昌說,「研究人員現正全力搶救中,未來可望能增加更多人力,全部遷移完成所需時間仍待評估。」

公路總局副局長夏明勝指出,遺址遷移的經費將全由公路總局買單,「原計畫第一層挖掘估計約為7千萬元,對整個蘇花改工程492億預算來說,並不是問題,然而對工程來說,時間比金錢更為重要。」他指出,「現在又挖到第2個文化層,也只能等待中研院搶救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