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游昇俯台北報導】台灣6月份至28日高溫爬升到35度以上的天數達17天,打破台北觀測站1896年設站以來、120年的歷史紀錄,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汪中和表示,這是氣候暖化必然結果;大愛電視台氣象主播、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則表示,6月的高溫來自今年太平洋高壓異常增強,西南季風(梅雨)又提早結束的結果。
汪中和表示,這是氣候暖化的必然結果,當地表熱能不斷累積,大氣不斷往高溫炎熱方向移動,冬天低溫天數會愈來愈少,夏天愈來愈長且溫度愈來愈高,「未來熱浪的時數與程度都會增加,地球均溫上揚,高溫熱浪是這世紀每個人要面對的挑戰。」
【暖化影發骨牌效應】
不僅是升溫,高溫熱浪也改變大氣層與一年四季,汪中和說,當海洋、地殼的溫度增加,海洋與大氣的作用會更劇烈,降雨趨向極端,未來降雨多劇烈、短時間的豪大雨,「這將使得水資源運用困難,土地的保水能力也大幅降低。」
「水資源減少是熱浪影響下的骨牌效應。」汪中和解釋,1980年代以後氣溫上升是以前的3倍,未來增溫速度仍會增加,「20世紀地球增溫平均1.4度,21世紀則在3度以上。」汪中和表示,就如同之前教宗的〈環保通諭〉所言,須積極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估計在2040年前,二氧化碳總量須削減4分之3,能達此標,本世紀增溫的幅度才可望減緩。
汪中和說,未來需要注意極端氣候下高溫、豪大雨、颱風、火山活動(地震)與海平面上升等環境變化,這5項是伴隨暖化而來的災害效應,我們應積極做好準備,特別是針對老人、幼童的公衛配套。
【等待颱風、雷陣雨】
彭啟明則分析指出,6月的高溫來自於太平洋高壓異常提早增強,且西南季風(梅雨季)以往都會持續到6月中,今年也提早在5月結束。彭啟明說,到28日6月35度以上高溫的天數已到17天,預估明、後天仍將繼續破紀錄。
雖然以目前觀察,6月高溫和聖嬰現象還沒有直接關係,彭啟明認為,今年5月已創下全球最暖月份紀錄,去年年均溫已破紀錄,今年有可能接續再創新紀錄。彭談到,台北市由於開冷氣、綠化不夠等熱島效應,可能溫度更高。
彭啟明提醒,依據統計判斷,7、8月溫度一般會更高,只有看看有沒有颱風或午後雷陣雨的機會,氣溫才有望下降,「下週可能開始會有颱風冒出來,但熱還會再熱一個禮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