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安全感 老人家最需要陪伴 (20140326 三角談愛)

醒報編輯部 2014/03/26 12:07 點閱 5907 次
與談專家認為,「老人也喜歡被擁抱」,一個擁抱就足夠讓他開 心好一陣子。(photo by 本報資料照片)
與談專家認為,「老人也喜歡被擁抱」,一個擁抱就足夠讓他開 心好一陣子。(photo by 本報資料照片)

醒報現場「三角談愛」
時間:2014.03.25 14:00~15:00
主持人:台灣醒報社長林意玲
來賓:樊雪春老師、蘇家宏律師、溫小平老師

當你老了的時候,錢就代表安全感,若完全靠別人給你安全感,當別人不給你時,就很容易完全失去安全感。

主持人:當孩子大了,父母年紀也老了,許多成年後的子女出國就業,不在年老父母身邊,通常是父母病危了,才會回來看望父母。

年長者的需求

在台灣,65 歲以上的老人, 有2 成失能,無法自理食衣住行,老人是需要被照顧的年數,女性平均是7.2 年,男性是5.7 年。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究說,老年人若常感覺孤單,其死亡率會提高14%,因為孤單的緣故, 不想活了。俗話常言「養兒防老,要孝順父母」, 父母將兒女養大了, 卻因各種因素,兒女無法在父母年老需要照顧時,陪在老父母身邊。

有些人乾脆說,我養兒不是為了防老,但仍不免有天會無法自理,需要被照顧。未來高齡化後, 老年人口會愈來愈多,老人的照顧包括物質和精神兩個面向,除了物質的照顧,還有無法以物質取代的心靈需求。

孩子無法在身邊

溫小平:回憶當年,我大妹人已在美國,小妹也要去美國時, 我媽媽就有先見之明地說,一個孩子「送」給外國人就夠了,其他的全部留在國內,所以現在才有兩個孩子留在她身邊。

蘇家宏:許多個案就如主持人說的,孩子到國外取得雙重國籍,父母在國內,子女都是以打越洋電話來關心父母,不然就是父母臨終時,才趕回來分財產。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到國外生活並沒有錯,但我看過很好的例子是孩子會定期回來,假設你定下一年回來一次,最好是真的做到每年如此,同時也要定下時間,固定打電話關心父母。

樊雪春:我有位朋友,她與先生輪流回來探望父母,將休假一次請完,回台灣陪母親一個月; 這一定要事先做好安排。

蘇家宏:定期做探望父母的安排真的很重要。我接過一個個案,4 兄弟中,有3 位很會念書, 父母盡力栽培送出國,畢業後都定居國外,剩下一位不愛念書的兒子,父母開公司,兒子就留在父母身邊,幫忙工作。父母年輕時很強勢,隨著年紀增長,身體老化,連帳單、報表都看不清楚, 只能倚靠唯一留在身邊的兒子, 財務也由這兒子管理,等到父親失能後,財產全歸給這兒子,等到國外3 個兒子回來時,為時已晚了。

這種例子屢見不鮮,許多人從國外回來說,父親曾經告知要將家業留給他,然而他人在國外, 家業給了留在國內的人,最後鬧到兄弟鬩牆。

我要提醒大家,做人應該要盡本分,和爸媽維持好關係,常思考如何「遠水救近火」,讓爸媽和你有密切關係,所以安排時間回來探望父母,且能夠定期回來盡孝道是很重要的。

老人的安全感

溫小平:父母要把錢管好,不要太早將財產分給孩子,可以先立遺囑,不要先把錢全分給孩子,不然可能會落到沒人要照顧的慘況。

樊雪春:我有個親戚將財產分給所有孩子,並到4 個兒子家中輪流住,一次3 個月,沒想到兒子們會為了多住1、2 天爭吵不休,使老人家非常哀傷,喝農藥自殺。老人家覺得在家中沒有位置、在孩子心中也沒有位置, 自己好像死了。

對老年人來說,金錢和情感關係是生命重要的兩大意義。當你老的時候,錢是代表安全感,若將所有安全感丟出去,等於是靠別人給你安全感,若別人不給, 你很容意失去安全感;在情感上, 老年人覺得我在你心中沒有意義時,就等於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當父母離婚時孩子會痛苦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父母要結合在一起,小孩才會覺得自己有存在的價值;若父母分開,孩子會覺得自己的心是缺一塊的。

在英國,老人家可將房子抵押給政府「以房養老」,好處一是老人家還沒死前,房子都不能動,孩子也不能將老人趕走;二是擁有許多老人聚在一起聊天的「老人村」,如果你的孩子很有成就,你得先需做好「我的孩子可能不會留在我身邊」的心理準備。

我自己的孩子是接受特殊教育的,不同於正常的孩子,但我心裡就感覺他會永遠留在我身邊, 我永遠在他的生命裡有個位置。雖然他是特殊的孩子,但往好處想,當我老時,他會陪伴在我身邊。家庭中有特殊兒童的父母,年老時總會欣慰有一個孩子陪在身邊,還有一份家人關係在。

主持人:請蘇律師和大家分享老人家要如何準備及處理金錢的部分?

變相財產給予

蘇家宏:首先,生前先不要把房子過戶給孩子,這通常是悲劇的開始。因為過戶後,孩子變得不孝順的機會是很大的。可以用信託的方式, 生前規定房子自用,死後再歸給孩子。

至於長輩輪流到孩子家居住的問題,如果長輩有錢,則可以規定孩子,誰撫養我,我每個月給你5 萬元,這也是種變相的財產給予,財產不宜一次都給孩子。有錢的長輩可請律師處理或是信託給銀行,生前財產則由照顧的人每月領,死後財產均分,「我活得愈久,你領得愈多」,若以人性來看,照顧的人再笨都會好好照顧,讓老人家活久一點,我可以拿多一點。這樣你就活得有尊嚴,因為握有發球權,安全感也足夠。

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這麼有錢,如果今天財力普通,則財產觀念必須和家庭關係一起建立, 第一,讓小孩從小知道父母是如何投資在他身上,第二,生活開銷可自理,不成為孩子的負擔。我母親常告訴我,她年輕時存了一點錢,現在許多事物不需倚靠兒子,自己也能過得去。身為孩子的我知道母親的好意,仍固定給母親生活費,她會覺得有雙重的安全感,即使我今天無法給她錢,母親仍活得下去,她告訴我「不要因我這老的,拖累你這小的。」

長輩應在意識還清楚時,就對財產做好妥善的配置,早點思考如何在老年時與孩子保有良好的關係,立遺囑是一個方法,等於事先考慮財產如何規劃。

心理預備孩子會離開

溫小平:當孩子大了,父母開始投資孩子的教育,會送孩子出國念書,做父母的就需要有個認知與心理準備:「孩子有可能會離開我」。許多朋友千方百計將孩子送出去,我都會提醒,孩子一旦送出國念書、工作、定居, 就等於是「送給別人」了,要有「從此就沒有這個孩子」的心理準備。

我在教會從事服務老人的工作,見到太多很有錢的人將孩子送出國,結果留在自己身邊的只有外勞,除非老人病危,兒孫才會趕回來。我在新書《遠離恐怖情人》中舉了一個真實案例,一位孩子都在國外的老太太,由菲傭照顧,得了癌症後,常發病危通知,孩子都從國外趕回來,次數多了之後,孩子們抱怨得大老遠從國外趕回來,請假不容易,於是達成共識,輪流回來。

在每個孩子都輪過一遍後,她覺得很欣慰,並對輪最後一位的孩子說,「我很高興,在我人生最後的時刻,每個人都可以回來看我。」老太太因有和兒女們溝通達成共識,孩子為母親找了合適的安寧病房,老太太獲得很好的照顧,安寧病房的工作人員和家屬有良好聯繫,隨時告知老人的最新病況,這故事最後有一個很安詳、順利的結果,母親和孩子心中都沒有遺憾。

老人需要有伴

父母總希望,養了一輩子的孩子,在我生命終了時,可以來為我送終,尤其是老一輩的人,更希望自己是壽終正寢,兒女圍繞在旁。

主持人:父母不要太早分財產,要留些錢在身邊養老,也不要早早將孩子送出國,要留1、2 個孩子在身邊,否則老年會孤單。老年人所需要的心靈滿足, 子女應該如何去滿足?以及老人彼此間如何找到依靠?

樊雪春:我覺得我母親現在是很棒的老人,她參加行善團, 到處去幫別人拔香瓜,拔好的香瓜對方也會送一些給她,母親都會寄一些給我。我發現老人真的需要有伴,我先前無論怎麼鼓勵母親去參加行善團,都無法說動她。原來「由老人來找老人才有效」,後來有位老人來找我母親7 次,我母親終於決定參加,之後生活過得快樂得不得了,他們老人家還會唱卡拉OK,母親為了上台參加卡拉OK 比賽,還邀我陪她去買漂亮衣服。

我發現她整個人都變得不同了,過去的勞保,讓她每個月有1 萬2 可領,在南部的她非常好過日子,她自己種菜,只需要買肉,耕作讓她身體健康,又可將收成的菜與人分享。我體會到老人需要有「伴」還要有「老本」。

因為母親很健康,我就幫她買營養補充品,並每3 個月輪流寄鳳梨酥、綠豆椪、鹹蛋糕等點心給她,老人其實是希望妳記得她,現在宅配方便,我都用宅配寄回去給母親,「當東西到了,關係就到了」,東西送到母親手上,她就感受到女兒的關心。她還會打電話來通知你她收到了,我們又可以有聯絡的機會。

我曾照顧過癡呆的老人,我陪伴他們、摸摸他們,老人很希望人家摸他們,即使只是陪伴、摸摸她們20 分鐘,他就感覺到你和他的心靈是在一起的,老人也喜歡被擁抱,一個擁抱就足夠讓他開心好一陣子。

再忙都要找時間陪

蘇家宏:我的父親幾年前過世,他的去世使我反省,過去和他不常聯絡,而他一過世我便感到懊悔,於是我更加珍惜健在的媽媽。父母親若離開了,就沒有人比你還「大」了,手足都是平輩,因此我決心,每天都要花時間和媽媽相處,讓人生沒有遺憾。

以前和父親關係不錯,只因工作忙,只有電話聯絡,或一個禮拜見2 次面,但這些是不夠的,為了讓自己未來不後悔, 我現在馬上親近母親、陪伴她。不管時間有多少,都要花時間, 如果你現在連一點時間都沒有給父母,建議從現在開始改變, 至少要進步一點。

溫小平:最好陪伴老人家去做他在乎的事,有一個保險廣告很不錯,老人家的另一半過世了,保險業務員每天下班陪喪偶的老人家喝粥和聊天,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動作,卻對老人家有莫大的意義。我母親很喜歡旅行, 我就每年至少帶母親出國玩一次,她很喜歡跟我去旅行,甚至我們倆還自助旅行。有人陪伴, 她就很開心,我們去日本時,她還幫我拿行李。平常她會去參加老人中心舉辦的各種課程,做她喜歡的事,回到習慣的社交圈, 對她是有幫助的。

一直有事情做,讓母親即使已經80 歲了,仍是身體健朗, 她從學校退休後,當了20 年的社會局志工,使她覺得自己還能貢獻社會。

建議各位幫助年長父母,即使老了,仍可找些事做,種花草、當志工都好,我們也要挪出時間陪伴長者,做他們在乎的事。老人家會將這些事放在心裡頭,感受到孩子是在乎他的。

蘇家宏:聖經說,「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 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剛好很適合做老年照護話題的結論,孝敬父母,使你在地上的日子樂活、幸福,而且不留遺憾。

當你老了的時候,錢就代表安全感,若完全靠別人給你安全感,當別人不給你時,就很容易完全失去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