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創報兩週年 台灣醒報堅持些什麼?

林上裕 2015/04/27 13:03 點閱 678074 次

【台灣醒報蕭介雲】光以規模來看,大媒體如果是國立台灣交響樂團,醒報應該算是小學生樂團吧!可以搬上檯面來看的,都沒得可比,但是卻能在險惡混濁的環境下,奏出清新自然,而且豐富深度的旋律,是什麼樣的堅持,才能譜出動人心絃的樂曲?

一、堅持中立正面內容:

「新聞怎麼報?亂報囉!」雖是一句完笑話,卻也是媒體現象之一,尤其是大咖藝人,媒體總是擠破頭,緋聞、八掛淹沒了版面和時段,問題是,記者似乎對記者會的議題興趣缺缺,只一昧追星。如例小胖代言器捐活動,多數媒體問的卻是下一張唱片內容,隔天報紙上,器捐的意義與需要,竟沒有一位記者關心披露。

找名人代言,活動本質會被漠視,對公關是挑戰,對醒報而言則是堅持,我們更關注為社會弱勢與公平正義來發聲。往往去到現場,我們都是小貓兩三隻記者中的一隻,叫主辦單位感動不已。

但是醒報堅持的是中立、正面、專業,為社會守住一道微弱的亮光,社長常問:「這條新聞的價值在那裡?」、「大多數的讀者所關心的議題是什麼?」,別人不愛跑冷門、弱勢、藝文的活動,醒報記者會去,活動首長致詞完畢後,常常大家會跑光光,我們會關注活動的專業內容。

二、堅持媒體風骨:

這樣少見的清流新聞單位,要如何生存?也是大家極為關心的課題,社長也堅持醒報的風骨,不靠企業贊助,不靠財團、政黨,用自己的努力爭取訂戶、捐款來求生存。

事實上,醒報常常徘迴在關門的懸崖邊緣,如今活到兩週歲,可以說是在外界一片不看好的情形下存活迄今,所展現的果實,可說得之不易,這是血汗築成的長城,也是醒報堅持的成果。有理想的記者們,盍性乎來!

三、堅持深度報導內容:

現在媒體已經有太多膚淺的報導,醒報的存在,特別堅持深度報導的理念,社長總是一再提醒,新聞要注重真相、意義、衝擊、本質、未來發展與解決之道,採訪時一定要問到當事人、競爭者、第三者,上、中、下游的對象,才算構築出立體的新聞面向。

不吸睛、沒有意義、不合常理、只是個案、沒有解決之道,都不能構成一則立體的新聞稿件,通常,稿子就只能不斷的在空中飛舞,難以過關,「有筆如刀,一定要非常審慎!」社長總不忘這樣提醒大家。

例如,立法院三讀通過農村再生條例,原以為有審查會、農委會、農民團體的說法,應該已經很豐富了,社長看了稿冷冷問了一句:「這2千億元補助款怎麼分配呢?」結果,一來一回的補訪問和改稿,就又多花了一個小時,當然,新聞的深度就出來了。

四、堅持團隊合作:

而「五媒合一」的成功關鍵,就在於醒報堅持團隊合作的理念,為了節目和新聞的產出,同仁都可以放下手邊工作一齊幫忙,和一般記者多半是單打獨鬥不同,醒報是以能夠協助他人上稿,為最優先事項,所以大家才能在最有限的人力和物力下,完成採訪、過音、剪接、廣播、文稿等工作,如春蠶吐絲般,合力經營出高品質的新聞內容。

例如,從一早有人做資料蒐集、有人就新聞議題分頭採訪、有人配合影音採訪過音、有人做新聞影帶剪輯,甚至是同仁一寫好初稿,人已經衝出去採訪別的,此時,稿件有需要再補充的地方,其他人都會七手八腳的接過來協助完成,合力經營高品質而快速的新聞內容。

特別是醒報現場節目,從錄影前的棚內架線開始、來賓接待,以及錄影時需要三位攝影師、拍照、導播、打標,還有一位主持人,以及錄影後的棚內復原、修標題、上標、發新聞、剪預告帶等,都是全社同仁通力合作,才能順利完成。

五、堅持用力改稿:

醒報同仁最困擾的問題之一,就是稿件要經過一改再改才能上傳,因為在有限的時間內要採、要寫、要校正,還要將稿件以最快的速度po上網,壓力非常大。然而稿件在一改再改的旅程中過關斬將,心中的焦急、思緒中斷和時間的延長,可是讓人煎熬萬分。

這個集眾人智慧的改稿過程,彷彿層層過濾出最純淨的水質一般,讓新聞的體例、標題、長度和面向,都能有容納入不同角度的重點,但卻又有齊一的風格,有時是採訪面向的補充,有是文句的斟酌,有時是架構的搬動,甚至是文稿角度的調整。

由於沒有專職的改稿編輯,長官、主任、記者都要兼任改稿人,每天包羅萬象的新聞,不同程度的稿件,要在極為有限的時間內處理好、順利上稿,對大家都是很大的挑戰。

但是從別外一個角度想,經過不斷修改的新聞,終可在網路上發佈,比較禁得起來自各界無數網友的檢視,經過不斷淬煉的稿件,深度既厚且純,難怪有時我們想從網路資料庫刪除一些舊新聞,都覺無從下手呢。

六、堅持發稿速度:

除了新聞深度之外,在網路即時、全面見刊的特色下,醒報的新聞也堅持快、狠、準的新聞作業原則,才能搶佔新聞事件的發言權。

要求快速寫稿必定要付出的代價,就是記者要在記者會前就做好功課,收集好新聞資料,甚至已經把稿子寫的差不多了才出門,等到了現場,只要再寫入現場狀況與補訪問,就能快速完成稿件。

我們的努力讓同業也都一起動起來,這,應該是一種進步吧。

有的時候,我們會指派記者分工看電視即時轉播寫初稿,或是有人將先傳回來的新聞資料預先打好,讓記者在回報社後,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稿件。最好是在現場就已經發完傳回,好讓10個入口網站都能快速刊佈,在醒報,我們是一群永遠在和時間賽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