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陳彥驊台北報導】台灣經濟海域的海流方向,可被有效分析!國研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10日宣布「環台岸基海洋雷達系統(TOROS)」建置完成。研究員賴堅戊表示,這款雷達除了能分析海流外,未來也會用來協助復育珊瑚礁、保護經濟魚種棲地。長期搜集海流方向後,更能達到「預測」效果,讓欲出航捕魚、旅遊的民眾有參考依據。
【觀測本島四面海域】
2014年6月墾丁南灣曾發生遊客落水事件,海洋中心獲知後,根據TOROS觀測的表層海流資訊模擬漂流方向,研判失蹤者應仍在南灣海域內、而非向外漂出,最後海巡署果然在推測地點尋獲落水者。
國研院表示,這套TOROS雷達系統接收特定區域的回波訊號後,即可偵測物體距離、方位、高度、速度及大小等資訊,最遠可分析達150至200公里距離,將2座雷達的觀測數值整合後,便能得出區域內表面海流的完整資訊。為實現大範圍、長時間及全天候的海域環境監測目標,海洋中心將沿台灣海岸每隔70至90公里建置1座雷達站。
國研院院長羅清華表示,TOROS除了能分析洋流外,藉由收集、分析不同時期的海流方向,將可以達到預測目的。賴堅戊也說,目前此系統除了可以分析洋流外,今年4月也會用來分析珊瑚礁產卵的流向,以協助復育。未來也可分析台灣經濟海域中的魚苗漂流情形,並追溯其源頭,協助棲地保育,維持台灣海域的經濟價值。
【復育、搜救都可行】
目前海洋中心正與屏東墾管處進行合作,由海洋中心架設專屬資訊交換平台,提供墾丁周遭海域的表層海流觀測資訊,並結合「海象模擬平台」,提供海流預測資訊,協助墾管處執行遊憩風險管理,適時提醒遊客。未來TOROS團隊也將開發「海嘯預警偵測」功能,因應馬尼拉海溝發生地震時可能引發的海嘯。
賴堅戊表示,若能將TOROS的資訊正式導入海巡署的海難收救系統,也可有效提升搜救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