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陳彥驊台北報導】台灣核電廠防護措施不足,廠址天災風險大!「地震國告別核電・日台研究會」3日邀請跨國核能顧問佐藤曉,檢討台灣核電廠防護措施。佐藤曉以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的防禦標準,檢視台電的防護措施。針對台灣核電廠選址情形,他也引用歐洲核能安全管制機構(ENSREG)的檢驗報告表示,我國核電廠選址皆「不合格」。
佐藤曉說明IAEA的「5層防禦」標準,首先是建造時精心設計、再行良好維護的「防禦失效」,其次則是檢查設備正常運作的「失效偵測」。但這兩點只能確保核電廠在「小環境(人為)」層面的安全,因此佐藤說,若要將大環境(天災)的影響降至最低,就必須設計防範意外事件的「安全功能」。
【因應核災程序重要】
連第3步驟都無法阻止輻射物質外流的話,將以「防止嚴重意外(斷然處置)」因應。佐藤曉說,斷然處置過程中若再出現疏失,最終將得啟動類似於車諾比核災「封棺」的第5程序「緊急應變」。
而相較於IAEA的標準,台電2013年時曾聲稱核四擁有更多的7層防禦為「緊急海水泵建築物保護」、「廠房高程12公尺距岸5百公尺」、「額外增設氣冷式柴油發電機提供後備電源」、「生水池依靠重力注水反應爐」、新增「防海嘯牆」及核電廠「斷然處置」等措施。佐藤曉表示,台電所準備的防禦機制,並不如國際標準有健全的防護流程,恐難因應重大天災。
【天災風險高難預防】
根據ENSREG對台灣4個核電廠所作的檢測報告中指出,台核電廠建造地點並未選在天災週期在萬年以上的地帶。佐藤曉表示,我國核電廠設立時,多只考量週期在百年以上的地點,突顯出官方預防災害準備不足。該份報告中雖然未提及海嘯威脅,但也明確指出我國核電廠因多鄰近斷層帶,所以必然受走山、地滑及火山爆發等天災威脅。
「台灣核電廠鄰近地區人口太多,也是隱憂。」佐藤曉表示,為了能讓民眾盡速撤離,核電廠半徑範圍5公里內,居住人口應不超過1萬5千人,10公里內則以6萬1千人為度、30公里內則以55萬2千人為限;但大台北地區在30公里範圍內的人口數就高達百萬以上,若遭逢重大天災,將會使疏散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