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齊邦媛 獲文化獎自嘲夠老

陳昱穎 2015/02/12 21:14 點閱 3819 次
行政院長毛治國(右1)12日在第34屆行政院文化獎頒獎典禮上,頒獎給余光中、齊邦媛和漢寶德等3位。(photo by 陳昱穎/台灣醒報)
行政院長毛治國(右1)12日在第34屆行政院文化獎頒獎典禮上,頒獎給余光中、齊邦媛和漢寶德等3位。(photo by 陳昱穎/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陳昱穎台北報導】「我一生得過很多文學獎,但今年是第一次得文化獎。」作家余光中表示。行政院長毛治國12日在第34屆行政院文化獎頒獎典禮上,頒獎給余光中、齊邦媛和漢寶德等3位,表揚他們推動、傳承、深耕台灣文化的貢獻。余和齊今年已分別高齡87和91歲,而去年年底過世的漢寶德,則由女兒漢可凡代為領獎,她說:「爸爸最終的希望,是台灣能成為有美感、有文化氣質的文明社會。」

余光中開玩笑表示:「第一次得文化獎很不容易,但同樣不容易的是要(活得)夠老才行。」他說,文化獎不簡單的原因是包含文學、藝術,甚至是科學。他也感謝妻子和女兒,特別提到他在一段段翻譯、改好的《梵谷傳》手稿後,妻子以親手謄寫了近40萬字。

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李瑞騰說,余光中獲得文化獎是實至名歸,因在繁忙寫作及教學之餘,仍不斷大聲疾呼要保存發揚既有的中文之美,在推動梁實秋作品翻譯及人文講座上,更是不遺餘力。

齊邦媛也自嘲有人會質疑,「她怎麼還活著?」她表示,雖然自己一生多災多難,但「我是一個快樂的人,我最快樂時候就是我工作的時候。」她說,一輩子全心全力做了很多工作,特別是當教師最快樂,在台上的每一刻都沒有浪費,而一生中最想獲得的是師鐸獎,但今天卻獲得了文化獎。

中央研究院院士、齊邦媛弟子王德威說,在齊老師退休後,很榮幸參與她《巨流河》一書寫作的早期工作,「齊先生是一筆一畫的用手寫方式,寫下她多年來從東北到大後方、再到台灣的各種生命歷練和刻骨銘心的經驗。」他回憶,當初齊邦媛寫作時,特別要求紫羅蘭色的稿紙,必須在國外找特別出版廠商才買得到,使他「上窮碧落下黃泉,到處尋找」。

香港大學建築系主任王維仁則稱,漢寶德是戰後最重要的教育家和學者,畢生貢獻台灣的文化領域。漢可凡表示,父親是典型的讀書人,在國共戰亂時來到台灣後,就打定主意要為國家盡心盡力。她回憶說,父親臨終前最遺憾的是沒有把美學工作完成,但漢可凡安慰說,他有許多優秀的學生,會挑起擔子,「他對我笑著說,『這也是』。」女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