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邱慕天綜合報導】新聞雜誌業蕭條,連體育攝影都開始飄雪。過去一甲子領軍美國職業運動雜誌的《運動畫刊》,上週宣告資遣最後6位攝影師,震撼許多同業。儘管新聞大勢是趨向數位影音以及一人多工,然而我們失去的,可能是許多打動人心的永恆珍貴畫面。
1954年成立的《運動畫刊》(Sports Illustrated; SI)是隸屬於「時代雜誌集團」的週刊,每期擁有3百萬訂戶以及2千3百萬零售發行量,引領風潮的一年一度泳裝特刊更是炙手可熱。過去諸如「飛人」喬丹罰球線起飛、「拳王」阿里怒吼等永垂不朽的經典畫面,都出自旗下攝影師之手。然而該社23日卻宣佈調整營運方針,將攝影師全數裁撤,引起業界軒然大波。
【運動就要看動的?】
「視像記者之聲」(NPPA)組織網站指出,該刊精簡攝影部門人事已有前例可循,而包含貝克、魯地、弗雷克斯、克魯梭、麥克唐納,以及提爾曼斯等剩餘的6位攝影記者是22日中午被通知資遣。3月開始生效的人事指令,意味著2月的「超級盃」將是他們的NFL告別作。《SI》攝影主任布萊德.史密斯證實此舉出於經濟考量。
儘管史密斯宣稱這是要重整集團各部門、「《SI》對攝影的投入不會改變」,但《新共和》主筆艾夫靈憂心「靜像」讓位給「動像」成了趨勢。隨著ESPN、運動賽事串流直播、Youtube集錦更能真實還原比賽現場的張力和運動本質,《SI》正在輸掉營收的戰場。
【消失的2D美學】
「籃球員依然『海報扣』(posterize)對方──意思是,以絕倫的姿態越過對手灌籃,透過油墨輸出,成為孩子牆上海報中的永恆身影,」艾夫靈表示,「但我們現在變成用Vine動貼圖在看」。他認為,運動攝影作品與一直回播的gif影像是不同層次的美學,「只要你花上一秒凝視《SI》刊頭雷歐納或詹姆斯爆發力在半空凝結的詩意(就能有所感受)。」
艾夫靈憂心,運動攝影師幾乎不可能像運動明星一般出名,但他們卻是貢獻體育界很大的推手。沒有全職攝影,運動攝影就是外包給自由攝影工作者,但他們的荷包以及價碼也在被打擊。甚至,他們也會為了生存,只去跑熱門賽事或大型比賽拍照,以求能售出最多照片來填消交通費;代價是冷門的、深奧的運動不再留下珍貴紀錄。
他以籃球飛俠柯比的名言作為雙關的評論結尾:「You miss all the shots you don't take.(沒拍下的畫面,都是錯過的畫面/沒投出去的球,等於沒投進的球)」
【能者不該多勞】
新聞集團將攝影師裁員,改以外包或是轉向影音已是媒體的大趨勢。2013年中《芝加哥太陽報》也無預警解散了整個「合計擁有500年左右的攝影資歷」的攝影部門,甚至普利茲新聞獎的得主也中箭,而《太陽報》的取代方式是「培訓文字記者用iPhone拍照」,並聲稱開始更著重影音多媒體內容。
一如艾夫靈對《SI》衰落的憂心,《財富網》的米歇爾也撰文狠批《太陽報》決策的天真,因為「記者的攝影技術通常很糟糕」。他表示,「攝影技術不過關的記者在事故現場一邊忙著收集信息,一邊忙著抓拍,出來的照片往往不能打動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