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王傳強分析報導】全球經濟卡在低速檔,歐洲、日本、以及金磚國家的成長率皆呈現低迷狀態。《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這些地區龜速的成長動能,恐影響第一大經濟體的美國,導致全球動能陷入惡性循環。
在歐洲方面,11月物價指數成長率已是5年來新低,未來這地區恐駛入通縮的窘境。日本10月的核心通膨則卡在本年最低增幅。能源價格的崩盤,是歐日兩區物價無法拉高的主因。這使歐洲與日本央行欲藉由極寬鬆的貨幣政策,達到物價成長的目標受阻,進而抑制消費者與企業信心。
【金磚國家體弱多病】
低動能的成長率也在新興經濟體中觀察到,印度今年第3季GDP增速趨緩,雖然拉美最大經濟體的巴西,於第3季躲過衰退,但經濟學家認為這波由政府刺激方案所推動的動能無法持久,最終將駛入停滯的境地。
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大陸7.3%的增速雖然耀眼,但趨勢還是朝下行發展,專家甚至指出,7.3%的經濟成長率有高估的疑慮。畢竟,中國的統計數字有摻假的前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甚至懷疑中國今年實際經濟成長率,可能只有2至3%左右。
種種因素,使美國要獨善其身十分困難,尤其美元漸漸走強,美元指數已來到88.35,創9年來新高,這對美國經濟而言,並非全是好事。美國今年第1季經濟衰退-2.1%,如果整年度欲達標,必須靠著強健的出口數字拉抬。
【強勢美元傷及出口】
過於高估的美元匯率,會使美製產品較為昂貴,最終傷及出口。此外,高估的美元,對於償還其天價的國債也有負面效果。雖然美國前兩季的GDP成長率出眾,但實際薪資成長則停滯不前。
結果也反應在數據上,美國10月份消費者與企業支出雙雙停滯不前。外界憂慮在全球一片哀鴻遍野下,美國恐怕也會被拉下,一起駛入衰退泥淖。
但天邊的一線曙光,是低於每桶70美元的國際油價,對依賴能源頗深的美國與中國來說,是個喜訊。低能源成本可壓低製造價格,這對刺激經濟成長有正面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