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大公司挖角 企業另類留才

范捷茵 2014/11/26 19:07 點閱 4384 次
台灣中小企業徵才困難,除了合理的薪資,更應該注重員工的非薪資報酬。(photo by 博雅青年講堂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中小企業徵才困難,除了合理的薪資,更應該注重員工的非薪資報酬。(photo by 博雅青年講堂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范捷茵台北報導】包括Google、中國獵豹移動、阿里巴巴今年都來台灣大舉徵才,甚至沒有錄取名額上限。大公司動輒開出數百萬的優渥薪資條件,台灣中小企業如何留才?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處長陳鴻文指出,中小企業主在薪資之外,也該注重「非金錢報酬」,如提供教育培訓、賦予工作挑戰性、增加決策權力等。

台灣近年來人才被國外大企業挖角情形嚴重,中國開出年薪700萬的條件,挖角原本年薪150萬的專業經理人;澳門威尼斯酒店為了搶攻服務業人才,釋出數百個月薪7萬的職缺;新加坡除了高額薪資,還祭出全家移民的誘因;香港教授的薪資是台灣5至7倍。

26日「TTQS(訓練品質系統)人才高峰會上」,中華民國全國中小企業總會副理事長張大為歎道,大企業資源充足,隨便就能開出「數字相同、幣值不同」的優渥高薪。由於「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爬」,無論科技、服務或金融業,台灣人才被挖角的狀況屢見不鮮,進而壓縮中小企業的徵才空間。

台灣企業8成以上為中小企業,其中5人公司、資本額數百萬的微型企業比比皆是。面對國際企業大軍壓境,台灣中小企業應該如何保住人才?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處長陳鴻文指出,在薪資福利以外,公司是否有合理公平的績效制度,以及非金錢報酬如工作挑戰性、決策權力、良好工作環境、教育訓練機會等等。

陳鴻文強調,「金錢」與「非金錢報酬」是相乘效果,沒有合理薪資就留不住人才,但若砸重金卻沒有讓員工精神滿足,也不一定能招攬人才。尤其中小企業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缺乏,台灣雇主多不願意提供員工培訓。

「換個方式想,中小企業如果不注重員工的培訓,員工離職的機率更高。」陳鴻文表示,台灣電子科技業的教育訓練只占年度支出0.5%,金融業1至1.5%,相較於其他國家而言,相當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