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辦急性後期照護 已見初步成果

李昀澔 2014/11/18 00:16 點閱 4294 次
部立台中醫院院長李孟智(中)認為,急性後期照護相關健保給付有調升必要。左為北榮高齡中心主任陳亮恭、右為台大醫院院長黃冠棠。(photo by李昀澔/台灣醒報)
部立台中醫院院長李孟智(中)認為,急性後期照護相關健保給付有調升必要。左為北榮高齡中心主任陳亮恭、右為台大醫院院長黃冠棠。(photo by李昀澔/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全台約有6千2百多位適合急性後期照護的中風患者,但實際接受照護人數不到2成。衛福部健保署推動急性後期照護試辦計畫,將病情穩定、已過急性期的中風患者,由大醫院轉介至規模較小的區域或地區級醫院,進行加強復健等急性後期照護。並由上游醫院的醫師到下游醫院訪視患者,以對患者仔細照護及追蹤。

台灣每年約有4萬1千多人中風,其中住院超過30天的「超長住院」患者比例近14%,占所有中風住院醫療支出達46%,對醫療體系負擔沉重。健保署遂於今年3月開辦「提升急性後期照護品質試辦計畫」,希望透過加強中風急性期後的復健,提高患者完全復原的比例,並降低患者再次住院的機率。

【中風住院耗時費錢】
急性後期照護試辦計畫針對中風發作30天內、病情已穩定患者,提供原則上6週、最長延至12週的急性後期照護給付。健保署主秘蔡淑鈴指出,一般住院囿於資源及時間,能安排的復健次數有限,試辦計畫則是在短期內,對急性後期患者施以高強度的密集復健,包括視患者狀況,提供每日1至2次或3至5次的物理、職能或語言等治療。

健保署17日公布試辦計畫施行至今的成果表示,共有1千1百多名中風患者接受急性後期照護,其中逾4分之3已達「中重度失能」,82%生活無法獨立,7成評估應接受高強度復健。經過急性後期照護病房平均住院33.7天後,有8%的患者轉至護理之家等養護機構,62%定期回門診復健,另有2成在家自行復健即可。

【降低再住院風險】
若與中風後失能程度相似,但並未接受急性後期照護的「對照組」相比,急性後期照護組在結案後2週內再度住院的比例為12.3%,是對照組的一半;30天內再住院比例近17%,對照組則近3成;死亡率0.68%也低於對照組的2.57%。唯急性後期照護組患者仍有超過半數自覺充滿負面情緒,蔡淑鈴建議,各急性後期照護醫院在患者出院後,仍需持續追蹤患者心理健康狀態。

健保署資料顯示,急性後期照護組患者在中風發作3個月內,所有門住診醫療費用點數加總為21萬5千點,高於對照組的17萬9千點。蔡淑鈴解釋,急性後期照護是將醫療資源挹注於「預防」患者再次住院,預估會比對照組未來再次陷入急性期的花費低,但實際結果仍賴長期追蹤。部立台中醫院院長李孟智強調,急性後期照護的成效必須長遠觀察,「不能只想省錢。」

「各急性後期照護承辦醫院對健保提供的補助,目前仍『無感』。」李孟智直言,醫學中心每張病床要收8千元、區域醫院5千元、地區醫院3千元,收支才能平衡,但試辦計畫給付僅2千多點,若欲擴大規模不易負擔。蔡淑鈴則表示會「加碼」,例如上游醫院辦理轉銜作業可得到1千至1千5百點、指派醫師至下游醫院訪視患者可得1千點等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