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觀光品質 葉匡時:不鼓勵團客

方家敏 2014/06/04 20:55 點閱 16406 次
交通部長葉匡時指出,馬總統上日前一年境外到訪台灣的國際旅客不到400萬,但到了去年年底已經達到802萬,整整增加1倍以上。 (photo by本報資料照片)
交通部長葉匡時指出,馬總統上日前一年境外到訪台灣的國際旅客不到400萬,但到了去年年底已經達到802萬,整整增加1倍以上。 (photo by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綜合報導】正當政府喜孜孜的迎接年底900萬人次的觀光客時,交通部長葉匡時坦言,其中近5成都是來自大陸與港澳地區,為了提高來台旅客與觀光客的品質,政府將全力發展深度旅遊,除了明年再緊縮大陸團客每日在5千人以內,以鼓勵自由行之外,也將開發文化之旅、賞鳥活動、自行車等深度旅遊。硬體方面,葉匡時也說,桃園機場服務近年來已有改善,被國際機場學會評比為世界第二;未來於2018年完工第三航廈將能更有效提升服務品質。

【觀光走向分散多元】
交通部長葉匡時指出,馬總統上日前一年境外到訪台灣的國際旅客不到400萬,但到了去年年底已經達到802萬,整整增加1倍以上,對台灣經濟效益帶來很大的正面結果。「但我認為,台灣的觀光要更強調質,而非只是量。」葉匡時說,目前來台的旅客有近5成都是來自大陸和港澳地區,有點太集中,因此我們應該要開發更多國家如日本、韓國、東南亞的穆斯林和歐美市場。

「法國就想到巴黎鐵塔、德國就想到其精準特色,但台灣的意像究竟是什麼?」葉匡時常自問。他說,未來除了觀光客來源多元,也要開發多元產品,包括文化之旅、賞鳥活動、自行車等深度旅遊。

為了避免觀光客過多、造成景點擁擠,民眾出遊不便,葉匡時也主張透過政策來分散市場。「過去來自大陸的團客都是典型的8天7夜居多,造成阿里山、日樂團的景點相當擁擠。未來我們將嚴格限制來台人次至每日5千人,並且主打高價位優質團和自由行旅客,推動深度旅遊景點,把台灣從買方市場變成賣方市場。」

【投資花通砸千億】
然而身為台灣門面的桃園機場時常有漏水、汙水外洩的情況,讓旅客聞之色變。葉匡時則說,其實這2、3年桃園機場服務業改善很多,根據國際機場學會評比,在全年機場流量2千5百萬人次到4千萬人次而言,桃機是全世界第二名。第三航廈也準備動工興建,將能有效提升桃園機場的服務品質和載客量。

另針對觀光重地花東地區的交通,葉匡時表示,過去政府的確沒有積極投資東部交通,反觀西部鐵路早在40年前就已電氣化,而花蓮、台東段的鐵路要到今年才完成電氣化,台東到屏東段今年年底才動工,109年才會完成,總計花費47年才完成全台鐵路電氣化。「就國家整體交通策略而言,花蓮到台東沒有電氣化,得用不同車種通車,不僅很麻煩,運量也無法提升。」

葉匡時樂觀的說,今年6月底花蓮、台東段的鐵路完成電氣化,屆時將能夠提升鐵路載客量,將原來從台北到台東的通車時間從4小時縮減到3.5小時,班次容量提升40%,還能有效改善台北到花東在年節期間「一票難求」的現象,整體而言可以大幅改善台北到台東的交通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