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食症候群 恐是基因突變搞鬼

李昀澔 2014/05/26 13:45 點閱 3491 次
美國研究發現,過去被認為屬於精神疾病的「夜食症候群」,可能是基因突變所導致。(photo by Matt Phillips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美國研究發現,過去被認為屬於精神疾病的「夜食症候群」,可能是基因突變所導致。(photo by Matt Phillips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睡前不吃東西睡不著、半夜爬起來繼續吃的「夜食症候群」,可能是基因突變所致。

夜食症候群過去被認為由精神壓力引發的睡眠障礙,以及內分泌失調所致;患者白天進食量少,甚至不吃也不會感到飢餓,但「越夜越想吃」,通常睡前一定要進食,否則無法入眠,睡眠過程中特別是凌晨容易再度醒來找東西吃,導致患者在正常的早、午餐時間吃不下,往往過午後才開始有食慾。

嚴重者可能一個晚上會中斷睡眠3、4次,若半夜沒吃東西,將可能出現失眠、焦慮或憂鬱等症狀。

據統計,患者平均在晚間6點後,才吃下每日攝取的主要熱量,更糟糕的是,患者多選擇澱粉及糖份含量高的零食,因而造成肥胖。臨床上一般將夜食症候群定義為精神障礙,患者清楚知道自己吃東西的時間不正常,但不吃會極度焦慮,吃完感到短暫滿足後,又陷入充滿罪惡感的惡性循環;美國國家心理衛生中心統計顯示,約有1至2%人口有夜食症候群症狀。

美國索爾克研究中心發表於《細胞報告》期刊的研究反其道而行,從「睡眠障礙」的角度切入;研究人員「關閉」了實驗鼠體內「PER1」基因的功能,該基因被認為與維持生理時鐘恆定有關,若產生突變可能引發睡眠障礙,結果發現實驗鼠PER1基因功能失效後,會在其睡眠時間出現覓食的行為,此異常也導致實驗鼠體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