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協議不成 與俄談判中居上風

范捷茵 2014/05/21 15:33 點閱 2304 次
中俄之間的長期天然氣協議尚未達成。(photo by Wikimedia)
中俄之間的長期天然氣協議尚未達成。(photo by Wikimedia)

【台灣醒報記者范捷茵綜合報導】普丁20日訪中並簽署聯合聲明表示,旨在加深中俄石油合作,但外界關心的2千億美元天然氣雙方協議,卻因為價格因素尚無法達成共識;分析師表示,中國在談判桌上具有相對優勢,而俄羅斯急需替代歐洲的另一塊市場,因此天然氣供應協議即使不合俄方期望,近期仍有望通過。

普丁20日出席上海亞信峰會,並與中方簽署「中俄關於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新階段的聯合聲明」,聲明中除了持續保持雙邊貿易,包括相互投資、交通基礎建設、綜合開發礦產資源、建設經濟型住宅之外,也提到將「進一步深化」石油領域合作,包括俄國境內煤礦、電力出口,以及啟動俄對中天然氣供應。

其中外界關注的焦點,在於世界最大天然氣開採公司俄國國營企業Gazprom,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中石油)之間供氣30年的協議,從2018年開始每年380億立方公尺的供應量,總額高達4千億美元。

談判之所以一直談不攏,除了輸氣管建設細節、250億美元的預付款項認知有出入之外,問題出在天然氣定價。Gazprom2013年平均出口歐洲的天然氣定價為每百萬英熱單位(mmBtu)10.6美元,而這也是國際天然氣的常規價,但是考慮到輸出中國成本提高,Gazprom希望能將價格維持每百萬英熱單位10到11元,中方則希望比照土庫曼進口天然氣,將價格砍到9元。

雖然有很多討論,但是專家認為中國佔有相對優勢,因為除了俄羅斯之外,中國還有其他天然氣來源,包括國內四川產天然氣、美國頁岩氣等。雖然俄國有8成天然氣輸出歐洲,但在烏克蘭危機後,必須尋找其他替代市場,避免歐洲抵制的風險,因此更顯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