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長談高教願景 提高辦學彈性

范捷茵 2014/05/21 21:48 點閱 2431 次
教育部長蔣偉寧21日發表「台灣高等教育願景」表示,希望提高學校辦學彈性,以提升辦學競爭力。(photo by 教育部)
教育部長蔣偉寧21日發表「台灣高等教育願景」表示,希望提高學校辦學彈性,以提升辦學競爭力。(photo by 教育部)

【台灣醒報記者范捷茵台北報導】為了培養研究型、專業型或教學型優秀大學,並使教育者能更快速回應外界挑戰,教育部長蔣偉寧21日表示,要提高大學辦學彈性,並透過績效課責。高雄醫學大學講座教授周逸衡肯定提高辦學彈性、績效評鑑的大方向,但表示政策落實面是一大考驗;而清大物理系教授王道維也認為,希望教育部能在績效管理上,確實顧及各校的定位與特色。

蔣偉寧21日在中國國民黨中常會上報告「台灣高等教育願景」強調,台灣高等教育必須走向世界,在全球化時代中,不管是學生還是學校都面對較以往更快速、多元的競爭。

他認為,為了迅速回應社會的變化與挑戰,政府應該放手深化大學自治,同時以「績效責任」為評鑑基準,視大學成果給予補助,以鼓勵學校發展特色、與其他國家學術活動接軌,藉以提高台灣高等教育的品質。

總統兼黨主席馬英九聽取報告之後表示,人才是台灣唯一的資源,也因此教育相形重要,教育部教育創新引進國外優秀學校作為「他山之石」,未必不是刺激國內大專院校提升辦校競爭力的好方法。

馬總統在國際競爭力上,也特別提到了台灣學生的英語能力,他舉香港博士畢業生馬上有美國教職為例表示,台灣學生專業能力不一定比較差,但是英語能力方面常吃虧。

高雄醫學大學講座教授周逸衡肯定大學自治、績效評鑑的大方向,但表示以績效為主的政府補助或獎勵,在對象、範圍、核銷上很容易加諸 許多限制,同時也很難顧及每個學校不同的定位與特色,9成大學募款能力不夠強,多仰賴政府補助,容易使政策引導學校,周逸衡認為,要如何使學校找到定位自主發展,考驗教育部的政策制定與落實。

清大物理系教授王道維則指出,政府績效導向確有美意,只要不流於另一種限制即可。他舉例過去5年5百億計畫,接受補助的學校必須增額5%的學生,現在即使沒有這筆款項,學生數卻無法由校方單方面減低。王道維希望教育部能確實顧及各校特色,並且落實大學辦學彈性的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