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銀:中國經濟規模 今年可超美

賴義中 2014/05/01 17:06 點閱 2528 次
世界銀行(WB)30日公布「國際比較計畫」(ICP),其中數據顯示,中國可望在今年「趕美」,坐上世界第一經濟體的寶座。(photo by pixabay.com)
世界銀行(WB)30日公布「國際比較計畫」(ICP),其中數據顯示,中國可望在今年「趕美」,坐上世界第一經濟體的寶座。(photo by pixabay.com)

【台灣醒報記者賴義中綜合報導】中國即將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世界銀行(WB)30日公布「國際比較計畫」(ICP),其中數據顯示,中國可望在今年「趕美」,坐上世界第一經濟體的寶座;印度也踏上第3名的台階。不過,據《美聯社》指出,中國官方並不承認這些數據的權威性。

一般排名係將GDP按市場匯率轉換為美元後進行比較,但在重新研究商品與服務的價格後,世銀認為,「購買力平價」(PPP)比匯率更具詮釋力,因為匯率會波動,難以反映出商品與服務的真實成本。舉例來說,若人民幣被低估,等於低估了中國實際的經濟規模。

ICP上次發布報告為2005年,當時採匯率估算,認為中國的經濟規模(GDP)僅有美國的43%;本次改採PPP計算後,中國在2011年的GDP已達美國的87%,考量到近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遠勝美國,這項結論並不意外。世銀預估,2011年至2014年間,中美經濟規模分別擴大24%和7.6%,以此速度,中國很有可能會在今年就擠下美國。

自1872年超越英國以來,美國始終坐穩最大經濟體位置,這項結果推翻了中國將於2020年前後才超越美國的一般論;印度也從第10躍升為第3大經濟體,俄羅斯、巴西、印尼和墨西哥都擠入前12強,英國、日本則倒退。這份報告不僅彰顯新興市場國家的隱藏優勢,更徹底改變對全球經濟態勢的一般認知。

這麼衝擊性的結論自然不乏質疑。北京航天大學管理學院教授韓德強接受《BBC中文網》訪問時表示,中國在低技術、低毛利的產業中表現活躍,產量大,但總產值相對不高。此外,近來火熱的房市也推高了GDP,但現在的房價可能是虛漲,是泡沫化的前兆,就此觀之,中國要超越美國還為時尚早。

《華爾街日報》一篇評論指出,PPP也有限制,因為其無法被運用在購買實體商品和服務上,中國若要購買這些東西,還是必須按市場匯率支付,部分經濟學家仍認為以匯率計算出的GDP才能更精確的衡量個別國家的購買力。若採匯率計算,今年結束時,中國的經濟規模約為美國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