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別星系運動 8萬志工投入

莊瑞萌 2013/09/24 19:34 點閱 13272 次
上方為一星系,下方則是銀河系的恆星,因距離較近,較為明亮。(photo by   Gwydion M. Williams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上方為一星系,下方則是銀河系的恆星,因距離較近,較為明亮。(photo by Gwydion M. Williams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史上最大、全民參與的天文活動,已經如火如荼展開。全世界共有超過8萬名志工協助天文學家,投入探索30萬個鄰近星系的天文工作。這項名為「星系動物園2」計畫是繼2009年推出「星系動物園」後的第二階段,民眾透過網站,幫助天文學家辨別數量達30萬個的星系,同時解決電腦無法判斷星系形狀與結構的缺點。

這次史上規模最大的辨星計畫,是將「史隆數位巡天計畫」中所拍攝的星系照片予以分類,自2000 年起,史隆數位巡天計畫掃瞄了天際線上35%的總面積,拍攝超過100萬個星系,但隨之而來的龐大資料令科學家頭痛,於是推出了這項全民辨星的計畫。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研究者威勒特表示,「我們首度可以獲知星系數量以外的更多資訊,透過來自世界各地的民眾,共同協助檢查這些資訊,讓我們更了解星系種類。」

2009年2月到2010年4月,已有超過8萬名志工參與這項計畫,一般電腦只能執行星系尺寸或顏色的分辨,但形狀及結構就必須仰賴肉眼辨識,因此每位志工的任務還包括辨識星系的種類,例如是否有螺旋、旋臂數量或星系棒。每張照片平均得檢驗45次以上才能確認是否正確,目前已經將30萬個星系做出1600萬個分類,總計上網執行辨識的人次已超過5700萬次。

大部分志工都是抱持「為科學做出貢獻」的精神參與,科學家估計,如果少了民間力量,光靠單一研究者要完成這項工作,必須耗費30年的時間才能完成。

研究者芙森表示,「有了高倍率天文望遠鏡,天文學家收集到的新照片多到無法及時分類,因此沒有民眾的幫忙,就不會有現在的成果。」

「星系動物園2」計畫近似於星系普查,最新的目錄出爐後,研究者就可以一窺各種最新的星系。下一個計畫將繼續探索更遙遠的星系,幫助人類更了解宇宙改變的進程。

星系的組成包括恆星、氣體、暗物質與塵埃,每一個星系中包含的恆星數量,從最少1千萬顆到100兆顆不等,各自環繞著星系中心運行,星系通常以其形狀分為橢圓星系、螺旋星系或棒旋星系,地球所在的銀河系就是屬於棒旋星系。而據估計,在目前可觀測宇宙中,星系數量應該超過1千億個以上。

最新全民參與的辨星計畫,可上網data.galaxyzoo.org查詢。

本次研究同步刊登在《The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期刊。

上方為一星系,下方則是銀河系的恆星,因距離較近,較為明亮。(photo by Gwydion M. Williams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