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燈前的新舞台 雲門2舞春鬥

邱惠恩 / 記者 2014/04/16 20:31 點閱 3062 次
雲門2春鬥最後一次在即將熄燈的新舞台開鑼演出,由鄭宗龍、黃翊、布拉瑞揚等青年編舞家帶來3部風格迥異的作品。(photo by雲門)
雲門2春鬥最後一次在即將熄燈的新舞台開鑼演出,由鄭宗龍、黃翊、布拉瑞揚等青年編舞家帶來3部風格迥異的作品。(photo by雲門)

【台灣醒報記者邱惠恩台北報導】「雲門2春鬥」最後一次在即將熄燈的新舞台開鑼演出。今年春鬥由鄭宗龍、黃翊、布拉瑞揚等青年編舞家帶來3部風格迥異的作品,包括改編小說《格雷的畫像》的《杜連魁》、上演悲歡苦樂的《浮動的房間》,以及找到回家的路的《椏幹》,並有壓箱作品《斷章》呈現給觀眾。

雲門2滿15週年,提供台灣年輕編舞家自由編創的舞台,也讓許多優秀舞者持續舞動生命,至今培育22位青年編舞家,累積65支風格迥異的舞碼。2014年春鬥4月登場,也是雲門2將在宣佈熄燈的新舞臺上跳的最後一支舞,使春鬥更加引人注目。被德國讚譽為「幾近天堂的身體語言」的《斷章》,也將重現經典,

此次由鄭宗龍、黃翊、布拉瑞揚三位年輕編舞家帶來3部作品,一次滿足3支風格迥異、鬥出舞魂的新作,全長160分鐘過癮觀舞。雲門2舞者表示,要在一個晚上演出3種個性、舞作、身體表達方式完全不同的作品,頗有精神分裂的錯覺,相當具有挑戰性。

來自排灣族的布拉瑞說,作品《椏幹》Yaangad)是卑南族歌手桑布伊的一首歌,生為原住民,卻直到欣賞桑布伊的歌聲與鼻笛音樂才被喚醒「身分認同」問題;「椏幹」是卑南族語,意即「生命」,作品有豐富地大提琴與鼻笛音樂,不只看舞,也「聽舞」,重新找到回家的路。

鄭宗龍的《杜連魁》則改編自英國王爾德小說《格雷的畫像》,描述一位俊美如天使的男子,為求不老,與魔鬼交易,但他的畫像卻逐漸老去,毀畫的同時,也毀掉自身。作品以北管為背景音樂,鄭宗龍說,兒時深受巷口歌仔戲感動,決定透過作品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