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將重啟談判 各有堅持難樂觀

劉運 2014/04/16 13:15 點閱 2572 次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不願履行釋放巴勒斯坦囚犯的承諾。(Photo by IsraelinUSA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不願履行釋放巴勒斯坦囚犯的承諾。(Photo by IsraelinUSA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綜合報導】在美國的調停下,以色列與巴基斯坦16日重啟談判。美國國務卿凱瑞自去年7月起調停以巴對話,至今仍無法取得重大成果,評論家認為,以巴兩國政治領導人都因國內政治考量,而無法做出重大的政策轉變,凱瑞欲解決60年的以巴紛爭,在短期內恐無法完成。

美國國務院表示,以色列與巴基斯坦將於16日展開對談,探討是否能將4月底達成共識的期限再展延數月。為了促使雙方達成協議,美國先前訂定雙方在4月29日前在關鍵議題,包括以巴國界、巴勒斯坦難民、屯墾區及耶路撒冷主權等方面達成共識。

然而,一位以色列警官最近被槍殺,雙方談判又陷入僵局。對於槍殺事件,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莎琪表示,雙方都應「力行節制,並避免任何可能升高緊張情勢的行為。」

以色列在本月拒絕履行先前承諾的第4波巴勒斯坦囚犯釋放。為了表達不滿,巴勒斯坦在本月簽訂了15個國際合約,包括規範戰爭行為的《日內瓦公約》。該舉動顯示,巴勒斯坦確立自己的「國家」身份,與以色列及美國的願望背道而馳,在以巴談判之外採取「另一條路徑」。

以色列要求巴勒斯坦承諾,在釋放囚犯後持續對話。但巴勒斯坦表示,以色列應不帶條件,先履行釋放囚犯的承諾。

分析師認為,釋放囚犯與最終的協議,實際上沒有直接關係,只是讓談判得以繼續的辦法。「釋放囚犯」已淪為雙方國內政治的籌碼,它讓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得以向國內民眾交代,談判取得了實質的成果;不釋放囚犯,則讓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換得國內保守好戰份子的支持。

美國國務卿凱瑞自從去年7月以來在以巴兩國間周旋,投入大量時間與心力,希望促成共識,不願談判最後無疾而終。然而評論家認為,以巴雙方都不願在政策上做出重大轉變,且互相指責,存在著極度的不信任感,凱瑞欲解決60年的以巴紛爭並非一蹴可幾,短期內恐只能「處理」而非「解決」以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