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戰更年期 勿過早補充營養

李昀澔 2014/04/15 20:41 點閱 11887 次
敏盛醫院醫師陳保仁建議,女性在45歲或出現輕微更年期症狀後再補充大豆異黃酮即可。(photo by李昀澔/台灣醒報)
敏盛醫院醫師陳保仁建議,女性在45歲或出現輕微更年期症狀後再補充大豆異黃酮即可。(photo by李昀澔/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自從美國婦女健康組織出多種傳統雌激素治療更年期症狀的副作用後,各國使用雌激素療法都更趨保守,包括營養補充品等替代方法的研究越來越多,植物性雌激素也是其中之一;長庚婦產科教授陳芳萍提醒,坊間充斥太多來源、成份不明的相關產品,效果無從證實,實有必要從臨床角度,進行台灣本土的實證研究。

「更年期女性在選擇營養補充品時,務必謹記大廠牌、有醫學實證及原料來源清楚等原則。」敏盛醫院國際醫療中心執行長陳保仁,15日出席更年期醫學會舉辦的「植物性雌激素臨床試驗報告」時也表示,民眾無須過度或過早補充更年期所需的營養。更年期醫學會理事長許朝欽則強調,年輕時就保持健康生活習慣,可減少中年時對藥物或營養品的需求。

【更年期症狀普遍】
許朝欽指出,國內560餘萬45歲以上婦女中,有逾3百萬人曾面臨更年期帶來的熱潮紅、盜汗、下體不適、心血管疾病及骨質疏鬆等問題,而有高達6成婦女會選擇保健食品來改善不適症狀。陳保仁認為,挑選保健食品最好遵循「大、實、原」的原則,畢竟大廠牌產品包括含菌量、重金屬、塑化劑及基因改造成份都受管制,且經過科學實證、原料來源也較清楚,相對較有保障。

陳芳萍選擇的是一種臨床上不建議與傳統雌激素療法同時使用、由以色列研發,在歐洲以健康食品上市,在美國則採藥物列管的複方植物性雌激素,包含豆類、胡蘿蔔、苜蓿類含有的「大豆異黃酮」與「香豆雌酚」,以及亞麻籽、全穀類、棗子、蘋果、木瓜及洋蔥含有的「木酚素」等成份。

【生活習慣更重要】
陳芳萍指出,更年期婦女失眠成因複雜,包括熱潮紅、喝咖啡、運動習慣、血壓、血脂、血糖等因素都會與失眠互相影響,她分析,並非該植物性雌激素對國人效果較佳,而是國內進行研究同時,都搭配完整的生活習慣衛教宣導,「重點在於改善患者整體健康狀況。」

許朝欽也贊同此一論點,他表示,包括腦、皮膚、生殖器官、心臟、眼睛、骨骼都受雌激素影響,當更年期雌激素分泌減少時,各器官功能退化,就會出現更年期的各種症狀,而雌激素療法、食補、保健食品的概念都只是「補回去」而已,根本原因還是在於現代人飲食、作息不正常,「如果從小有累積『骨本』,還會怕更年期骨質疏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