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腳仙 非洲人稱霸馬拉松

陳正健 2014/04/13 18:57 點閱 4695 次
許多非洲選手從小赤腳跑步,卻奪下一面又一面的馬拉松冠軍獎牌。(photo by 維基百科)
許多非洲選手從小赤腳跑步,卻奪下一面又一面的馬拉松冠軍獎牌。(photo by 維基百科)

【台灣醒報記者陳正健綜合報導】「穿鞋跑比較快」是個迷思。因為非洲的選手不僅是「赤腳仙」,又是「黑乾瘦」的身材,卻能稱霸國際馬拉松賽事。艱苦的環境訓練出驚人的體能與耐力、生活簡樸讓他們身材精瘦,不會對身體造成額外的負擔、加上對於脫貧的渴望,造就無數的馬拉松金牌。最重要的是,赤腳跑步,雙腳因此跑得更輕盈、後腿抬得更高,跑起來更快。

「穿鞋跑比較快」是許多人心中的迷思,擁有精良配備的富裕國家,在體育賽事中佔盡優勢,但在馬拉松界卻是例外,肯亞、衣索比亞等非洲國家的選手經常包辦大小國際賽事的冠軍,他們沒有設計良好的跑鞋,甚至根本從小就「沒鞋穿」。

【「黑乾瘦」創造世界紀錄】
1960羅馬奧運會,衣索匹亞馬拉松選手阿貝貝,在極不被看好的情況下揚名國際。觀眾們嘲笑阿貝貝,因為這位非洲選手根本沒有穿鞋,在西方人眼中,他的身材只能以「黑乾瘦」(台語)來形容,但最後他以2小時15分16秒2的成績,創造世界紀錄。

全場觀眾目瞪口呆、無法置信,奧運馬拉松賽竟由一名赤腳非洲人奪得,阿貝貝成為非洲第一個代表祖國在奧運奪金的運動員,更有「赤腳大仙」的封號。西方人研究阿貝貝的訓練方式後大吃一驚,因為他平時就在海拔6千英呎的山區跑步,每天最多跑20英哩,還要進行1500公尺的跳躍跑,而且根本沒有穿鞋。

其實,像是阿貝貝這樣的「赤腳奇蹟」不計其數。光是衣索比亞人口1.7萬的小村莊貝科吉,就產出30名世界冠軍,16面奧運獎牌。《運動基因》一書中指出環境是原因,尼羅河谷居民適應了非洲乾熱的氣候,演化出手腳細長、身體散熱快的特性,而東非尼羅河谷民族小腿肌肉緊實,消耗極少的能量。

【艱困練就過人體能】

對非洲人而言,一雙跑鞋幾乎是一個月的薪水,所以他們都以赤腳奔馳,雙腳因此必須跑得更輕盈、後抬腿必須抬得更高,才不會陷入土堆;由於生活飲食簡單,他們的身材非常精瘦,跑起來又輕又快,不會造成身體的額多負擔;艱難的生活環境,讓他們訓練出過人的體能。

更重要的是,跑步是非洲選手脫貧的出路。許多非洲國家的失業率非常高,最後不是淪為街友,就是乞丐、小偷,而成功的馬拉松跑者靠著贊助、獎金、代言費致富,又可以拿錢幫助家人;脫離貧窮的渴望,造就了一則又一則的非洲長跑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