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邱惠恩台北報導】聽力受損如同溫水煮青蛙,發現聽損時常為時已晚。國內研究發現,大學生常使用耳機享受音樂,「娛樂性噪音」相當嚴重影響學生聽力。但目前,從國小到大學的聽力保健教育相當缺乏,政府僅針對勞工噪音環境立法,並無法規規範學生等青年族群。
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系教授董貞吟等人調查1787位大學生,暴露在「娛樂性噪音」導致聽力受損的情形,例如KTV、演唱會等。研究發現,90.9%的學生有使用耳機隨身聽的習慣,每天使用者則高達11.9%,調整音量(1-10)平均在4.6,在參加演場會等音量過大的環境中,只有14%的人使用過耳塞,學生自認為聽力受損僅佔8%。
【噪音環境與電子用品】
董貞吟指出,現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產品相當普及,隨時隨處都可插上耳機享受音樂,再加上學生對於聽力受損警覺性過低,認為到老年才會發生,忽略「使用習慣」與「暴露噪音環境」都是後天影響聽力的嚴重殺手。
高雄市仁武特殊教育學校老師李明洋說,一般人認為只要躲避噪音、不去噪音環境就可避免,但研究發現,國中小學生喜愛參加的舞龍舞獅、宋江陣等「藝陣」活動,也都會影響聽力。
一般說話的頻率約5百到2千赫茲,學校聽力檢測使用的「音叉」主要目的就是檢查受測者有無一般語言溝通聽力障礙;不過,聽力損失的漸進式過程,通常先聽不到高頻率聲音,例如分不清ㄅ、ㄆ、ㄗ、ㄘ等音,再擴散至「語言頻率區」,但民眾通常不以為意;因此,若到了學校檢測這關才發現有問題,表示聽損情況已相當嚴重。
【缺乏聽力保健教育】
董貞吟認為,學校音叉檢測較為粗糙,不過真正檢測每個人在各個頻率上的聽力表現相當耗時費力,學校不容易做到。教育部體育署,目前保健推動項目主要在視力保健、口腔衛生、體重過重、菸害、用藥等,並沒有針對「聽力保健」做推廣。李明洋表示,視力、體重等屬於立即性健康問題,但聽力受損如同溫水煮青蛙,因此常不被重視。
李明洋建議,保健教育應先從建立學校老師正確的聽力觀念開始,許多老師會使用小蜜蜂、麥克風等,導致老師本身也有聽力問題;調查發現,學生在聽力知識、態度、行為三方面中,相當願意配合聽力保健,需要老師提供正確聽力知識;他也發現,政府在聽力保健的相關文宣太少,需要一套完整、適當的聽力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