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抗議露宿街頭 學生易肌肉痠痛

李昀澔 2014/04/06 18:18 點閱 2789 次
立院議場外抗議群眾多席地而「躺」,睡久了多有腰酸背痛情形。(photo by 章文/台灣醒報)
立院議場外抗議群眾多席地而「躺」,睡久了多有腰酸背痛情形。(photo by 章文/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太陽花學運持續21天,「腰酸背痛」是在立院議場內外抗議群眾間最「流行」的症狀。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骨科主治醫師郭忠和6日表示,儘管露宿民眾多自備睡袋或地墊,但厚度不足,部在硬地上受力不均易導致痠痛。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蔡三郎指出,年輕學生淋雨或姿勢不良,短期內尚不致造成風濕或損及健康,若略感不適,宜多做伸展運動。

【睡墊厚度不足】
抗議活動僵持近3週,議場內及立院周圍青島東路與濟南路上的靜坐民眾免不了要躺下睡覺,攤在地上的「鋪蓋」從最初的厚紙板,到睡袋、「巧拼」墊、瑜珈墊、野餐墊及露營用的大型地墊,可謂琳瑯滿目。郭忠和表示,這些暫時性的「床墊」僅能讓民眾稍微舒服一些,但幾乎都偏薄,建議至少使用6至10公分厚的床墊,但在議場內外實不容易達成。

「背部有曲線,長時間躺在平而硬的地板上,肌肉支撐力不均勻,就容易造成痠痛。」郭忠和指出,一般所謂「長期」姿勢不良造成脊椎或背部肌肉受損,多是指持續6週以上,因此目前群眾腰酸背痛的狀況雖普遍,但不至於對健康造成嚴重損害,通常在硬地上改採側睡會較舒服;此外,部分患者感到劇烈疼痛,也可能是壓力與緊張所致,「可能還是暫時離開現場比較好。」

【斜躺背肌受力不均】
立院醫療團成員、前家醫科醫師林宗翰表示,議場內「不適合睡覺」的另一個因素,是議場地勢傾斜,也就是部分席地而躺的學生是身處斜面。郭忠和解釋,部分住院或糖尿病患者若長期斜躺,腳踝等部位過度承受身體重量,可能會引起「褥瘡」;抗議群眾雖然不太可能生褥瘡,但身體各部位受力不均,也是肢體痠痛的主因之一。

若從日曬雨淋的角度來看,部分媒體報導議場「內」比「外」舒服倒非虛言;議場內原本對民眾健康危害甚劇的悶熱、空氣不流通問題,在接上大型通風管及不定時開啟空調後,已獲得大幅改善。林宗翰指出,場外群眾面對高溫及蚊蟲叮咬確實辛苦,醫療團目前僅能呼籲民眾不要「硬撐」,並協調學運幹部劃分一個區域,讓出現疑似中暑症狀的民眾稍事休息。

【短暫淋雨不至風濕】
至於日前讓現場民眾苦不堪言的陣雨,蔡三郎表示,淋雨或處在潮濕環境,短時間不至於造成風濕,學生的痠痛主因還是姿勢不良及睡眠品質不佳,導致肌肉或筋膜輕微發炎,但部分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民眾若淋雨,確實可能造成痠痛加劇。

他建議,糖尿病或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若身體微恙就應該就醫,而年輕人或關節炎症狀輕微者,若無法離開現場,應該常做體操、打拳活動筋骨。

在議場內外為肩頸痠痛的民眾提供簡單治療的,多為醫療站內的物理治療師;一位物治師受訪時表示,近期較多是媒體採訪時推擠造成民眾或記者腳部扭傷,攝影師則常有手部扭傷情形,也會到醫療站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