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氣象交流 可提前一天預警

邱惠恩 / 記者 2014/02/26 19:48 點閱 2745 次
針對兩岸交換氣象、地震監測資訊的協議,學者表示,能有效降低氣象預測不確定性,颱風、降雨等最多可爭取1天的預警時間,海嘯則約10分鐘。(photo by 氣象局)
針對兩岸交換氣象、地震監測資訊的協議,學者表示,能有效降低氣象預測不確定性,颱風、降雨等最多可爭取1天的預警時間,海嘯則約10分鐘。(photo by 氣象局)

【台灣醒報記者邱惠恩綜合報導】台灣天然災害頻仍,如何預災、防災、降低災害損失是一大考驗。26日展開兩岸兩會第10次高層會談,簽署並協商「兩岸氣象合作協議」,以及「兩岸地震監測合作協議」。學者表示,兩岸未來可望交換氣象資料及預報並預判資訊,降低氣象預測不確定性;颱風、降雨等可爭取提早1天預警,海嘯則可早10分鐘發佈警報,保障人民生命財產。

「兩岸交換資訊可降低氣象預測不確定性。」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周仲島指出,除了交換實質氣象資料,更重要地是「預報及預判資訊」,當預報員收到資料並作出判斷後,可將判斷結果通知對方,颱風、降雨等預警時間可望提前12至24小時,並提升預測準確度。

影響台灣氣候甚鉅的氣團、鋒面等多來自大陸地區,而颱風在接近大陸前則會先受台灣地形影響,若能早一步提供颱風路徑、強度、降雨結構、降雨量等資訊,將可大幅降低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

地震測報中心郭鎧紋主任表示,交換氣象資料有助於提前地震與海嘯預警時間,以921大地震為例,當時福建省的房子也因地震倒榻;他指出,兩岸若能針對浙江、福建、海南島、南海、台灣東部等地震資料進行合作,可爭取海嘯預警時間約10分鐘,降低90%的死傷率;地震因較即時,可爭取預警時間僅約10秒,但因地震的地域性特質,不如海嘯會擴散影響範圍。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特聘研究員劉紹臣認為,氣象研究需要長期、大量的數據,才能有效分析變遷狀況,並作出預測。劉紹臣以北京大學客座教授的經驗指出,對岸氣象、環境等數據資料非常不易,即便是北京大學作研究,都需要透過層層關係才能取得北京氣象局資訊;而台灣學者則會透過「世界氣象組織」(WMO)取得大陸官方資料。此次簽署對長期深入的氣象研究有所助益。

周仲島指出,有些國家將氣象資料視為「財產」,需要花錢購買;台灣則跟美國一樣,採資訊開放態度,但「高時空解析度」的氣象資料則一律須購買,甚至有些資料會列入國家機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