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國念神學時,發現一些車尾貼有「Jesus Loves You」或得魚圖(註)等的朋友,行車總特別地禮讓和守規矩。他們表示,裝上信仰貼牌,意外地使自己平時開車的行為也帶有一種「公共性的福音」自覺;甚至,車廂也成為「公共性的教會」。
數月以來,因為站在反對多元成家草案的前線,在台灣生根已有150年以上的基督教會史無前例地密集現身大眾媒體版面,結果在敵我氛圍的烘托下,不幸地是讓基督教會最禁不起現代多元社會檢驗的論述被集中放大;一些關起門來顯得尊己卑人的出格言論,不斷播送供人獵奇。
自尊者如「五倍鑽石的祝福」、「主耶穌恢復處女膜」;貶他人者包含「同性戀是巫術的權勢」、「觀世音/三太子/王爺是低級邪靈」等,令人啼笑皆非。
【信仰與魔術的公演】
一連串事件遭受社會大眾批判後,所屬教會卻不申辯、不回應,未見比照少年魔術師Yif(王亦豐)勇於在春晚等級的大舞台上承擔鎂光燈壓力和失敗風險一般,借力使力地廣邀社會大眾參與特會,一同領受鑽石金粉灑落,或生理醫治的神蹟,「殊為可惜」。
更有甚者,教會界主動避開解釋福音的契機,以「教會內本來就有些話不適合外人聽」或「只能意會不可言傳」來搪塞,大大背離了古代基督教哲人游斯丁或奧古斯丁立下的知性典範。
基督教在全球傳播兩千年,初期也曾遭大環境無情逼迫,如「擘餅」、「喝葡萄酒」的閉門聖餐儀式,因為使用「吃主的身」、「喝主的血」等先驗神學意象,一度被大眾誤會是有吃人肉風俗的邪教。當時多虧游斯丁等哲人極力著述闡釋與論辯,使基督信仰和世俗的矛盾能聚焦在更深層的世界觀,互相學習與轉化,而非囿於刻板印象和傲慢偏見。
華人教會長期以自己的術語、儀式、組織運作,不僅絕緣於兩千年基督教史,也自外於社會大眾。在歐洲基督教人文學界有百年來的「公共神學思潮」,其中以促成「普世教協」的1910年愛丁堡「世界宣教會議」和1960年代的天主教「梵二大會」為重要標竿;北美1970年代起也有「超級教會」(megachurch)賴以形成的「慕道友導向」敬拜革新(seeker-sensitive movement),都十分注重和廣大人群交流互動。但兩股思潮並未能植入多數華人教會。
【耶穌藉科技拆教會牆】
如今,隨著公民社會進展、行動通訊普及,鄉民肉搜、媒體扒糞風氣日盛,有部分基督教會已經意識到,教會的門牆絕非牢固閉鎖,其言行教導可能被公眾檢驗,尤其在網路放上無適當審核剪輯的講道錄影,可能無異於電視現場直播。
以「集體方言禱告」為例,聖經的教導是以設立翻譯或其他方式,關照可能產生困惑反感的外人及信徒,這是否意味著現代教會應搭配字幕翻譯,或將收看權限囿限於會友,再行上傳網路呢?
然而,基督福音自我賦予的本質,更早已明白地拒絕遮掩排外。教會聚會不吝向福音朋友開放,即意味大家都可不請自來。教會對於大眾傳播方面再謹慎,也不敵有心人士潛入聚會中拍照、錄音、剪輯後製,甚至上網發表「初體驗心得文」。
耶穌基督的工作已經將聖約子民和外邦人「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以弗所書二章11節),保羅更是不鼓勵教會集體陷入對「超自然」神秘體驗的追求。效法耶穌的精神,意味著信徒一方面要見證聖俗有別、超越今世生死的價值觀,也要擁抱人群,與普羅社會認同。基督徒在教會公開場合的宣講,理應也是講給全世界聽的內容。
【資訊時代無完人】
有人說:「資訊爆炸的時代,現代人看的是人的品行典範,不是包裝後的資訊。」這話對了大半,卻也小覷了「人無完人」的限制和大眾傳播的能耐。例如個人不認識美江牧師,卻不下多次從共同熟識的長輩和會友聽聞她為人真誠、關心教友,又富有正義感。好牧者的典範不就是這樣嗎?
但近來透過將其極端爭議言行搭配洗腦饒舌樂曲反覆播送,對她與教會界整體傷害極大,也使她成了普普藝術大師安迪沃荷口中短暫爆紅的負面範例。這時,她的「饒舌天后」的不正經公共形象早已比她本人更有社會說服力了。
當前許多教會運作太過流於兩個偏極:一則領袖公關形象太完美、名利雙收,最後醜聞披露斯文掃地(如韓國、新加坡各自最大間教會的牧師)。二則整個教會心志單純,將「頇顢」(憨慢、不會講話)視為優點,卻與時代脫節;在「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的現實下,被不符比例原則地放大缺點、再製形象,甚至跟著其他釋放極端言論的教會領袖不明所以地陪葬名譽。
【一句合宜教導 勝過五倍鑽石】
在這個人們可以樂此不疲地幫MC美江過音後製、卻又對特效精製過的Yif魔術嗤之以鼻的時代,大眾似乎除了「丑角」之外,早已看不見真正的魔術師(wonderworker)。然而,福音的奇蹟(wonder)豈不就在它開放的胸懷、平凡熟練的舉手投足間嗎?
何為敏感於時代精神和具有道德遠景的言談?2千年前使徒保羅書寫的《哥林多前書》十四章闡明了教會的先知職責,那就是「在惡事上要作嬰孩,在心志上作大人。」「在教會中,寧可用悟性說五句教導人的話,強如說萬句方言。」這樣,「偶然有不信的,或是不通方言的人進來,就被眾人勸醒,被眾人審明,他心裡的隱情顯露出來,就必將臉伏地,敬拜神說:『神真是在你們中間了。』」
當古老信仰群體遇到當代傳播學,「公共性福音」將引導我們再思「歡迎慕道友」和「公開聚會內容」型式有何真意。未來,教會獨特的「方言」、「術語」、「儀式」應與淺白的福音相結合,方能也造就社會大眾。教會崇拜千萬不應比「巫術的權勢」還更像巫術、牧師的講道比春晚的魔術還更怕公開穿幫、更需後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