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周刊封面故事:中國市場漸失色(20140126 經濟學人 )

方家敏 2014/01/27 14:28 點閱 1573 次

20140126 全球周刊封面故事

The Economist 經濟學人
中國市場已漸失色
http://www.economist.com/news/leaders/21595001-life-getting-tougher-foreign-companies-those-want-stay-will-have-adjust-china

30年前,中國大陸前領導人鄧小平首度開放外商進駐中國市場,成為中國躍向世界舞台的一大助力。而在金融危機後,中國大陸的龐大市場與政府的鼓勵反成為各國的救星,外資更大量挹注。

儘管如今中國仍是全球數一數二具有競爭力的消費市場,但此情此景似已不在。勞工不再廉價,年輕、有創意的專業人才難求,公司營收逐漸下滑。不僅如此,中國政府為了防止美國的竊聽事件持續上演,對美商網路公司的控管因而越來越嚴格,甚至連思科系統(Cisco)、IBM、高通(Qualcomm)等與無線通訊技術相關的公司都遭受牽連。

另外,中國大陸近年來開始重視消費者保護,蘋果去年就因為售後服務有歧視中國消費者之嫌,公開道歉,星巴克也因為在中國的產品售價較貴而備受抨擊,再加上消費者保護法將於3月正式上路,恐會讓各國廠商都因而受到波及。

中國大陸的本土產業雖然長年被貼上「山寨」的標籤,卻也靠著平價、仿真度高而打出了一片名號,甚至有不少產品因而「竄位」,掌握海外的銷售市場。小米機、華為和三一重工業都靠著高品質與中低價位擄獲海內外消費者的心,逐漸成為中國的本位品牌,讓不少外國廠商也只能望洋興嘆。

如今,有不少已經在大陸深耕的品牌也受到衝擊,包括知名的美妝品牌露華濃、萊雅等都有停售部份商品的打算,而百思買(Best Buy)、與德國的公司Media Markt都已經撤走。雅虎和英國的超市特易購(Tesco)則是選擇與本土的公司聯手出擊。其他仍自力更生的廠商則是在銷售額不斷滑落的情況下,除了控管預算外也是靠著在地化經營,掌握各省份的習俗、生活習慣來另尋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