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保價收購的存與廢

李武忠 / 大學兼任教授 2013/12/20 19:30 點閱 5057 次
亞洲許多國家為符合 WTO 談判趨勢以及讓稻米價格與市場機制接軌,已逐步取消稻穀保價收購制度,改以其他措施來替代。(photo by Jiří 伊日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ce)
亞洲許多國家為符合 WTO 談判趨勢以及讓稻米價格與市場機制接軌,已逐步取消稻穀保價收購制度,改以其他措施來替代。(photo by Jiří 伊日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ce)

行政院農委會撤銷多次違規糧商的登記證,卻衍生出發證過於浮濫(已核發7千多張糧商登記證,真正使用僅2千多張,一人多張等)缺失,無法達到警惕效果,引發外界作秀的批評。

【公糧收購耗費巨資】
從近來一連串米食風波顯示糧政改革已迫在眉睫,未來除了修法強化對糧商管理,實施嚴格的米糧查核機制,以及變更公糧儲備存方式外,考量國際貿易趨勢和國內糧食需求多元化,也應該認真思考公糧稻穀保價收購制度存廢的問題。

長期以來為了穩定糧價,確保農民收益,安定農村經濟,我國政府實施公糧稻穀保價收購制度,收購方式分為計劃收購、輔導收購與餘糧收購等三個階段,計劃收購主要是在增加稻農收益,輔導收購則是穩定市場價格與供需,餘糧收購則是保障農民基本收益,避免稻農售穀價格低於直接生產成本,因此使得目前國內米價明顯高於國際價格。

雖然該制度實施對維持台灣稻米生產及糧價穩定有其政策效果,但是政府每年需花費47.9億元在公糧收購,且該措施與WTO要求建立公平和市場導向的農產貿易體制目標相違背,並不符合 WTO要求削減境內補貼的趨勢,而國內實施糧食價格補貼的效率不高,卻又容易造成市場扭曲,資源破壞、環境污染等負面效應,確實有大幅改革之必要。

【各國停止保障稻價】
事實上亞洲許多國家為符合 WTO 談判趨勢以及讓稻米價格與市場機制接軌,已逐步取消稻穀保價收購制度,改以其他措施來替代。

例如日本將其施行多年的稻米價格支持措施逐步轉化為「綠色措施」,以符合WTO規範並維持稻農所得,同時對種植旱作或由稻田轉作戰略作物之農家提供補貼,以調整作物產業結構,增加稻米以外之主要糧食作物的生產,達成提高糧食自給率的目標。

韓國政府也於2005年廢止「政府秋穀購買制」,轉為實施稻米直接給付制度,給予稻農固定給付及變動給付,同時訂定目標價格來保障農民所得水準。

【保價制度應改革】
反觀一向居全球稻米出口首位的泰國實施稻穀保價收購政策,不僅造成鉅額的財政損失(高達44億美元)以及沈重的稻米庫存問題,也導致泰國米價與其他國家米價差距劇升,泰國白米出口價雖跌至每公噸619美元,要跟每公噸只需370至380美元的越南米競爭仍顯吃力,但當政府想調降收購價格又引發農民反彈,造成政局動盪。

未來我國在推動調整保價收購措施時,除參考國外做法實施直接給付之外,更應該根據產業及市場實際情況制訂多元配套機制(如補償因市價下跌的損失、鼓勵種植雜糧作物、地方特色作物、優良品種特色米等),並與農民做充分溝通,爭取農民的認同,才能達到保障農民所得並確保糧食生產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