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布的兩份重量級國際組織報告,同樣都指出全世界經濟情勢並不看好。2013年10月8日國際貨幣基金IMF公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以及一個月之後的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在11月19日發布的下半年度報告中,都異口同聲地向下調降了2013及2014兩年的全球經濟成長預測值,兩個機構都對最近、未來的全球經濟前景不樂觀。
【明年經濟才能復甦】
前後這兩份報告,認定世界經濟展望景氣不佳關鍵性的判斷理由,倒並不是因為歐洲經濟的疲弱難起,而主要是金磚國家,特別是印度和巴西等新興市場經濟體,都普遍在2013年遭遇到了不合時宜大降溫的非常問題所困。
對於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展望,IMF預測2013年經濟成長率是2.9%,比7月份預測值分別下調了0.3個百分點,而預測2014年成長率3.6%,也比7月份預測值向下調低了0.2個百分點。
一個月後,OECD發布更加悲觀的半年度報告,則推斷2013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為2.7%,遠不如5月預測的成長3.1%,向下調低了0.2個百分點,也比IMF的預測值更低了0.2個百分點;2014年成長率預測值,從4%下修至3.6%,向下調低了0.4個百分點,則大致等同於IMF最新的預測水準。OECD的下半年度報告,並首度預測了2015年全球經濟情勢可能向上成長3.9%。
兩份重量級的國際組織報告,其實已經肯定了一件事:全世界經濟復甦步伐,必須到了2014年中之後,才有可能加速向上提升;也必須到了2015年,全球經濟情勢才可能轉為積極穩健向上成長。
【成長減速市場緊縮】
IMF報告預測,開發中國家經濟成長,在2013年可達4.5%,比7月份預測值下調了0.5個百分點,2014年才會進一步略為提升到5.1%,但還是比7月份預測值也向下調低了0.5個百分點;至於國際眾望所寄的中國經濟,預計在2013年可達7.6%,還是比7月份預測值下調了0.2個百分點, 2014年則會更減緩至7.3%水準,又比7月份預測值更加向下調低0.4個百分點,充分顯現中國經濟必然向下持續滑落的大趨勢。
【金磚五國退位】
特別是對中國經濟而言,倘若未能進行根本大改革,轉向消費主導型成長,並積極進行經濟再平衡,鬆綁監管以刺激產出成長,則中國經濟成長,還有可能大幅減退。IMF報告認為,整體新興市場經濟體國家,目前都面臨經濟社會成長減速以及金融市場緊縮的雙重挑戰窘境。
OECD在報告中指出,多數新興市場經濟體本質脆弱,勢必無法繼續維持過去十年的速率,持續其國家經濟成長。特別是金磚五國,曾是扮演過全球經濟景氣不佳時期,世界經濟成長的重要引擎,但到了2013年,形勢丕變,其國際市場角色,正好已經反轉。
其中最典型的是印度和巴西這兩個國家的嚴重放緩情勢:OECD預測2013年印度經濟成長祇能達到3.4%,遠不如先前預估可成長5.7%的高水準,2014年成長率從6.6%下修至5.1%;至於巴西的經濟成長率預測,2013年將從2.9%調降至2.5%,減少0.4個百分點,2014年則預測更從3.5%大幅削減為2.2%,大減1.3個百分點。以致於將大大抑低了2014年全球經濟可能積極復甦的基本動能。
【三極經濟體尚可】
至於先進社會三極經濟體的情勢,雖然也會稍有頓挫,但對於整體成長的拖累程度,相對小很多。OECD預測日本經濟成長,2013年將可達1.8%,但不看好2014年,祇能達到1.5%;最主要是因為日本公共債務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已經超過230%。
因此,OECD提出警告說,安倍新政固然已經促進了日本經濟的復甦,但要實現可持續的復甦,則必須有效應對兩大挑戰,一方面確定財政整頓的適當步伐,另一方面則須實施可信的結構改革措施;日本政府若是真正在乎其國家財政狀況,則2014年後就不應該再繼續推出財政刺激措施,而是應該擬定務實可靠的財政整頓計畫,並設定以在2020年出現財政盈餘,列為安倍晉三的首要政務才對。
至於美國,OECD認為,美國貨幣刺激政策動向已然成為當前全世界經濟的核心風險,因此呼籲美國Fed應該再繼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一段時間為宜,同時也警告美國政府,倘若再度爆發聯邦政府預算戰,則對於全世界經濟的影響,將會極其重大。OECD預測美國經濟將成長,在2013年可達1.7%,2014年更進一步提升到2.9%水準,大體上與2013年5月的預測值相去不遠。
預測歐元區經濟,在2013年將萎縮0.4%,程度會較之前預測略有減輕,而2014年經濟則可以轉為正成長1.0%,與之前的預測持平。
【通貨緊縮風險上升】
歐洲核心經濟體最近已經呈現一些復甦跡象,但並非源自於任何政府公共部門的重大政策調整,而是民間消費者和企業增加支出所實現的一些良性變化發展所致。但整體而言,歐南邊緣國家的處境依然困難,整個歐洲經濟也迫切需要實施結構性改革來啟動振作。
OECD也同時建議,歐洲中央銀行ECB應該嚴肅考慮繼續收購公債及公司債,以避免整個歐元區陷入日本式「失落十年」的通貨緊縮惡性循環。事實上,今天國際間都已共識認為,歐洲的惡性通貨緊縮風險可能性,正在逐漸上升之中,ECB必須非常謹慎小心,並積極準備採取非傳統因應措施手段,以為有效對應。
【亞洲景氣不佳】
直到半年之前,絕大多數跨國機構組織與國際經濟專家,原本都還信誓旦旦認為,在世界金融海嘯爆發及隨後延燒的歐債危機,已然歷經5年之久時間,全球經濟無論如何,都應該在2013年中以前可以返身挺起才對。
然則,卻沒想到因為「國際領袖空虛」症候群,先進社會尤其欠缺整合運用國際智慧與資源能力的世界級領袖,帶領全球經濟得以快速走出泥淖,甚至因為對策採取的「策略謬誤」,而惡化了整體情勢之發展,更加令人扼腕。
包括台灣在內的亞太經濟社會,勢必會在這種大環境形態中,繼續低盪徘徊,至少已經可以確定的是,在半年到9個月之間,經濟景氣狀況,都不會太好。